• 人物心理的成语 (888个)

    321

    咬牙切齿

    成语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成语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成语出处: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面色如金纸。”
    322

    有眼如盲

    成语拼音:
    yǒu yǎn rú máng
    成语解释:
    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或不识大体。
    成语出处: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师父,弟子有眼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
    323

    永志不忘

    成语拼音:
    yǒng zhì bù wàng
    成语解释:
    永远记住,不遗忘。
    成语出处:
    《〈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324

    志得意满

    成语拼音:
    zhì dé yì mǎn
    成语解释:
    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
    成语出处: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在位,君子在野,小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325

    胆虚

    成语拼音:
    zéi rén dǎn xū
    成语解释:
    比喻做了坏事的里总是不踏实。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326

    庄周梦蝶

    成语拼音: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成语解释: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成语出处:
    典出《庄子 齐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化。”
    327

    哀而不伤

    成语拼音:
    āi ér bù shāng
    成语解释: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8

    黯然伤神

    成语拼音:
    àn rán shāng shén
    成语解释: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神忧伤。
    成语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329

    不茶不饭

    成语拼音:
    bù chá bù fàn
    成语解释:
    不思饮食。形容事重重。
    成语出处: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霎时间云雨暗巫山,闷无言,不茶不饭,满口儿何处诉愁烦。”
    330

    悲从中来

    成语拼音:
    bēi cóng zhōng lái
    成语解释:
    中:内。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发出来
    成语出处:
    严秀《哀吴晗》:“我看了吴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迹,不禁废书而叹,悲从中来。”
    331

    不动声色

    成语拼音:
    bù dòng shēng sè
    成语解释: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332

    百感交集

    成语拼音:
    bǎi gǎn jiāo jí
    成语解释: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成语出处: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333

    屏气敛息

    成语拼音:
    bǐng qì liǎn xī
    成语解释:
    指因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瞿耐庵道:‘太太说得是,说得是。’连连屏气敛息,不敢作声。”
    334

    暴跳如雷

    成语拼音:
    bào tiào rú léi
    成语解释:
    暴:急躁;发怒。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335

    悲喜交集

    成语拼音:
    bēi xǐ jiāo jí
    成语解释:
    交集:一起出现。悲伤和喜悦的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成语出处:
    《晋书 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336

    不知好歹

    成语拼音:
    bù zhī hǎo dǎi
    成语解释: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的好意。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
    337

    愁肠百结

    成语拼音:
    chóu cháng bǎi jié
    成语解释:
    忧愁缠结在肠内。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338

    愁眉不展

    成语拼音:
    chóu méi bù zhǎn
    成语解释:
    展:舒展。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成语出处:
    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339

    草木皆兵

    成语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340

    大彻大悟

    成语拼音:
    dà chè dà wù
    成语解释: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 人物心理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