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心理的成语 (888个)

    301

    见鞍思马

    成语拼音:
    jiàn ān sī mǎ
    成语解释: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302

    乐极悲生

    成语拼音:
    lè jí bēi shēng
    成语解释: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悲伤的事。
    成语出处:
    《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盛而衰,乐极则悲。”
    303

    乐极生悲

    成语拼音:
    lè jí shēng bēi
    成语解释:
    极:到极点。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道应训》:“夫盛而衰,乐极则悲。”
    304

    敛声屏气

    成语拼音:
    liǎn shēng bǐng qì
    成语解释: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305

    笼中之鸟

    成语拼音: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成语解释: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
    成语出处:
    《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306

    满面春风

    成语拼音:
    mǎn miàn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现指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307

    屏声静气

    成语拼音:
    píng shēng jìng qì
    成语解释:
    见“屏声敛息”。
    成语出处:
    《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
    308

    如梦方醒

    成语拼音:
    rú mèng fāng xǐng
    成语解释: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309

    杀风景

    成语拼音:
    shā fēng jǐng
    成语解释:
    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扫兴的事
    成语出处:
    宋 晏殊《煮茶》诗:“未向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310

    三户亡秦

    成语拼音:
    sān hù wáng qín
    成语解释:
    三户:几户家;亡:灭。虽只几户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311

    食毛践土

    成语拼音:
    shí máo jiàn tǔ
    成语解释: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贱:踩。原意是吃的食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312

    谈虎色变

    成语拼音:
    tán hǔ sè biàn
    成语解释: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成语出处: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说虎伤,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313

    伤其类

    成语拼音:
    wù shāng qí lèi
    成语解释:
    伤:悲伤;同情;类:同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的遭遇而感伤。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获曰:‘兔死狐悲,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314

    望洋兴叹

    成语拼音:
    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语解释:
    原指在伟大的事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成语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诗歌五》:“千古吟,望洋兴叹。”
    315

    喜笑颜开

    成语拼音:
    xǐ xiào yán kāi
    成语解释: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里高兴;满面笑容。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相见,喜笑颜开。”
    316

    喜逐颜开

    成语拼音:
    xǐ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
    317

    掩鼻而过

    成语拼音:
    yǎn bí ér guò
    成语解释:
    掩:遮盖。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丑恶的嫌恶。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皆掩鼻而过之。”
    318

    愚公移山

    成语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成语出处:
    《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把山平掉,另一个老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319

    英雄所见略同

    成语拼音:
    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语解释: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成语出处:
    晋 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320

    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人物心理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