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的成语 (511个)

    421

    雄赳赳,气昂昂

    成语拼音:
    xióng jiū jiū,qì áng áng
    成语解释:
    赳赳:雄壮勇武;昂昂:气概轩昂。指人雄壮勇武,气宇轩昂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则你那雄赳赳,气昂昂,身凛凛,貌堂堂。”
    422

    迅雷不及掩耳

    成语拼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
    《晋书 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423

    小鹿儿心头撞

    成语拼音:
    xiǎo lù ér xīn tóu zhuàng
    成语解释:
    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惊慌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424

    喜怒不形于色

    成语拼音: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成语解释: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成语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425

    悬牛头,卖马脯

    成语拼音:
    xuán niú tóu,mài mǎ fù
    成语解释:
    脯:干肉。挂的是牛头,卖的是马肉干。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内杂篇》:“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县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也。”
    426

    学然后知不足

    成语拼音: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成语解释: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27

    虚受益,满招损

    成语拼音:
    xū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成语解释:
    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428

    心头刺,眼中疔

    成语拼音:
    xīn tóu cì,yǎn zhōng dīng
    成语解释:
    疔:疔疮。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成语出处: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
    429

    挟天子令诸侯

    成语拼音:
    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
    成语解释: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
    430

    心问口,口问心

    成语拼音:
    xīn wèn kǒu,kǒu wèn xīn
    成语解释:
    指内心反复思量,自问自答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心问口,口问心,打算良久,连那奇珍异宝卖了,大约也够了,且自顾命要紧。”
    431

    先小人后君子

    成语拼音:
    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
    成语解释:
    先不讲客气,说明条件,按章办事,然后再讲礼貌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432

    喜愠不形于色

    成语拼音:
    xǐ yùn bù xìng yú sè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33

    悬羊头,卖狗肉

    成语拼音:
    xuán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
    成语解释:
    悬:吊挂。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法嗣》:“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
    434

    胸中正,眸子瞭

    成语拼音: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ǎo
    成语解释: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纯正,眼睛明亮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435

    以不变应万变

    成语拼音:
    yǐ bù biàn yīng wàn biàn
    成语解释:
    用一种固定来处理变化的事情
    成语出处: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我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结出的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
    436

    烟不出火不进

    成语拼音:
    yān bù chū huǒ bù jìn
    成语解释:
    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孙七太太是个四十来岁,永远烟不出火不进的,不惹人注意的妇人。”
    437

    眼不见,心不烦

    成语拼音:
    yǎn bù jiàn,xīn bù fán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任凭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438

    言必信,行必果

    成语拼音: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成语解释: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439

    一步一个脚印

    成语拼音:
    yī bù yī gè jiǎo yìn
    成语解释:
    比喻做事踏实。
    成语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只有正正堂堂,一步一个脚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
    440

    一不做,二不休

    成语拼音:
    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成语解释: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成语出处:
    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 六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