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的成语 (511个)

    401

    天有不测风云

    成语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成语解释: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402

    万变不离其宗

    成语拼音:
    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
    成语解释: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成语出处:
    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对任何人,无论相识不相识的,总是一套话。言论有系统,万变不离其宗。”
    403

    万夫不当之勇

    成语拼音:
    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成语解释: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404

    未可同日而语

    成语拼音: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语解释: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成语出处:
    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405

    唯恐天下不乱

    成语拼音:
    wéi kǒng tiān xià bù luàn
    成语解释: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成语出处: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这种混乱状况确实给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活动,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条件。”
    406

    闻名不如见面

    成语拼音: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成语解释:
    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成语出处:
    《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
    407

    无所不尽其极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jìn qí jí
    成语解释:
    犹言竭尽其所有。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赶到她宴请日本人的时候,她也无所不尽其极的把好的东西拿出来,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气。”
    408

    五十步笑百步

    成语拼音: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语解释:
    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09

    无所不用其极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成语解释:
    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410

    乌头白,马生角

    成语拼音:
    wū tóu bái,mǎ shēng jiǎo
    成语解释: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411

    卧榻岂容鼾睡

    成语拼音:
    wò tà qǐ róng hān shuì
    成语解释:
    不能让别人在自己的床铺旁边呼呼大睡。比喻不能让别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岂容鼾睡!’”
    412

    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拼音: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成语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成语出处:
    《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413

    勿谓言之不预

    成语拼音: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成语解释: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一经觉察,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414

    行不得也哥哥

    成语拼音:
    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
    成语解释:
    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成语出处:
    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415

    行不由西州路

    成语拼音:
    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
    成语解释:
    行:走路;西州:城名,在今南京。指怀念故人,悲悼亡友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416

    夏虫不可言冰

    成语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
    成语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417

    夏虫不可语冰

    成语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成语解释: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418

    夏虫不可语寒

    成语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
    成语解释: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419

    学而不思则罔

    成语拼音: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成语解释:
    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20

    学而后知不足

    成语拼音:
    xué ér hòu zhī bù zú
    成语解释:
    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成语出处:
    江泽民《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不知,就要学习,学而后知不足。”
    * 六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