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的成语 (786个)

    461

    兔死狗烹

    成语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成语解释: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62

    推食解衣

    成语拼音:
    tuī shí jiě yī
    成语解释: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成语出处: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463

    天粟马角

    成语拼音:
    tiān sù mǎ jiǎo
    成语解释:
    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成语出处:
    ·刺客列传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464

    吞炭漆身

    成语拼音:
    tūn tàn qī shēn
    成语解释: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成语出处: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刺客列传》。
    465

    天下无双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466

    天下汹汹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
    汹汹:喧扰。形容局势动荡,群情喧扰。
    成语出处:
    ·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
    467

    脱颖而出

    成语拼音:
    tuō yǐng ér chū
    成语解释: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脱:脱露。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468

    途遥日暮

    成语拼音:
    tú yáo rì mù
    成语解释:
    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成语出处:
    语出《 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469

    谈言微中

    成语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语解释: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470

    同舟敌国

    成语拼音:
    tóng zhōu dí guó
    成语解释: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成语出处:
    ·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471

    廷争面折

    成语拼音:
    tíng zhēng miàn zhé
    成语解释:
    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成语出处:
    ·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
    472

    吞舟之鱼

    成语拼音:
    tūn zhōu zhī yú
    成语解释: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成语出处: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473

    韦编三绝

    成语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474

    万不失一

    成语拼音:
    wàn bù shī yī
    成语解释:
    失:失误,差错。一万次中也不会失误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万不一失”、“万无一失”、“万无失一”。
    成语出处:
    《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淮阴侯列传》:“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475

    渭川千亩

    成语拼音:
    wèi chuān qiān mǔ
    成语解释:
    用以言竹之繁茂。
    成语出处:
    货殖列传》:“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476

    稳操左券

    成语拼音:
    wén cāo zuǒ quàn
    成语解释: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成语出处:
    ·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477

    为德不卒

    成语拼音:
    wé dé bù zú
    成语解释:
    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478

    武断乡曲

    成语拼音:
    wǔ duàn xiāng qū
    成语解释:
    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成语出处:
    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479

    五羖大夫

    成语拼音:
    wǔ gǔ dà fū
    成语解释: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成语出处:
    ·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480

    王侯将相

    成语拼音:
    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成语解释:
    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成语出处:
    ·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史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