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的成语 (38061个)

    341

    步步进逼

    成语拼音:
    bù bù jìn bī
    成语解释:
    一步一步地逼进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他俩见凌、通二妖步步进逼,心中也是大怒,忙使手中兵器上前敌住。”
    342

    步步紧逼

    成语拼音:
    bù bù jǐn bī
    成语解释:
    紧紧地逼近,毫不松懈
    成语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3章:“韩太太一句不让,步步紧逼。”
    343

    鞭不及腹

    成语拼音:
    biān bù jí fù
    成语解释:
    及:到。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344

    变本加厉

    成语拼音:
    biàn běn jiā lì
    成语解释:
    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345

    鞭辟近里

    成语拼音:
    biān bì jìn lǐ
    成语解释: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
    宋 程颢《师训》:“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
    346

    背本就末

    成语拼音:
    bèi běn jiù mò
    成语解释: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成语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
    347

    比比皆然

    成语拼音:
    bǐ bǐ jiē rán
    成语解释: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成语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348

    兵不接刃

    成语拼音:
    bīng bù jiē rèn
    成语解释: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 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349

    比比皆是

    成语拼音:
    bǐ bǐ jiē shì
    成语解释: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350

    兵败将亡

    成语拼音:
    bīng bài jiàng wáng
    成语解释:
    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351

    不避艰险

    成语拼音:
    bù bì jiān xiǎn
    成语解释:
    不畏惧艰难险阻。
    成语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352

    班班可考

    成语拼音:
    bān bān kě kǎo
    成语解释: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成语出处:
    宋 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353

    绊绊磕磕

    成语拼音:
    bàn bàn kē kē
    成语解释:
    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一人拖拉一双,在烂席片炕上绊绊磕磕跑着,高兴得呜呜直喊叫。”
    354

    必不可少

    成语拼音:
    bì bù kě shǎo
    成语解释: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355

    斑驳陆离

    成语拼音:
    bān bó lù lí
    成语解释:
    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其它颜色;显得花花搭搭的;陆离:参差不一的样子。形容颜色杂乱不一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驳陆离其上下。”
    356

    斑斑斓斓

    成语拼音:
    bān bān lán lán
    成语解释:
    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5回:“恰是十个队长五十个什长,斑斑斓斓的摆了一天井,都叩了头。”
    357

    班驳陆离

    成语拼音:
    bān bó lù lí
    成语解释:
    形容色彩杂沓。
    成语出处:
    参见“斑驳陆离”。
    358

    炳炳麟麟

    成语拼音:
    bǐng bǐng lín lín
    成语解释:
    麟麟:光明。形容十分光辉显赫
    成语出处:
    汉·扬雄《剧秦美新》:“帝典阙者已补,王纲弛者已张,炳炳麟麟,岂不懿哉!”
    359

    不辨龙蛇

    成语拼音:
    bù biàn lóng shé
    成语解释:
    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成语出处: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蛇。”
    360

    半部论语

    成语拼音:
    bàn bù lún yǔ
    成语解释: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四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