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的成语 (38061个)

    381

    布帛菽粟

    成语拼音:
    bù bó shū sù
    成语解释: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成语出处:
    《宋史 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382

    白璧三献

    成语拼音:
    bái bì sān xiàn
    成语解释: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
    见《韩非子 和氏》。
    383

    百不失一

    成语拼音:
    bǎi bù shī yī
    成语解释: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384

    拔本塞源

    成语拼音:
    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解释: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成语出处:
    《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385

    拔本塞原

    成语拼音:
    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解释:
    本:树根;原:根源。比喻背弃根本,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386

    蚌病生珠

    成语拼音: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成语解释: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成语出处:
    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387

    不避汤火

    成语拼音:
    bù bì tāng huǒ
    成语解释:
    汤:沸水;火:战火。指不畏凶险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388

    蹦蹦跳跳

    成语拼音: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成语解释:
    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成语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389

    白板天子

    成语拼音:
    bái bǎn tiān zǐ
    成语解释:
    没有国玺的皇帝
    成语出处:
    《南齐书·舆服志》:“晋中原乱没胡,江左初无之,北方人呼晋家‘白板天子’。”
    390

    卑鄙无耻

    成语拼音:
    bēi bǐ wú chǐ
    成语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391

    卑鄙龌龊

    成语拼音:
    bēi bǐ wò chuò
    成语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成语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392

    百宝万货

    成语拼音:
    bǎi bǎo wàn huò
    成语解释:
    指大量珍宝财物。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393

    八拜为交

    成语拼音:
    bā bài wéi jiāo
    成语解释: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交情,友谊。旧时称异姓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有个八拜为交的故人,乃青州刺史刘元普。”
    394

    百般无赖

    成语拼音:
    bǎi bān wú lài
    成语解释:
    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成语出处:
    395

    布被瓦器

    成语拼音:
    bù bèi wǎ qì
    成语解释:
    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良传》:“(王良)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
    396

    兵不污刃

    成语拼音:
    bīng bù wū rèn
    成语解释:
    犹兵不血刃。
    成语出处: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
    397

    白璧微瑕

    成语拼音:
    bái bì wēi xiá
    成语解释: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398

    白璧无瑕

    成语拼音:
    bái bì wú xiá
    成语解释: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399

    步步为营

    成语拼音:
    bù bù wéi yíng
    成语解释: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400

    彬彬文质

    成语拼音:
    bīn bīn wén zhì
    成语解释:
    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 四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