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貌的成语 (369个)

    281

    神清气爽

    成语拼音: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成语解释: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成语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282

    杀气腾腾

    成语拼音:
    shā qì téng téng
    成语解释: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成语出处:
    《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283

    色若死灰

    成语拼音:
    sè ruò sǐ huī
    成语解释: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
    284

    声色俱厉

    成语拼音:
    shēng sè jù lì
    成语解释: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成语出处:
    《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285

    声嘶力竭

    成语拼音:
    shēng sī lì jié
    成语解释: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成语出处: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286

    飒爽英姿

    成语拼音:
    sà shuǎng yīng zī
    成语解释:
    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黄遵宪《题黄佐廷赠尉遗像》诗:“不将褒鄂画凌烟,飒爽英姿尚凛然。”
    287

    搔头摸耳

    成语拼音:
    sāo tóu mō ěr
    成语解释: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成语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288

    手无缚鸡之力

    成语拼音: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289

    煞有介事

    成语拼音:
    shà yǒu jiè shì
    成语解释: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成语出处:
    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290

    睡眼惺忪

    成语拼音:
    shuì yǎn xīng sōng
    成语解释:
    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成语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291

    失张失志

    成语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语解释: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成语出处:
    《清平山堂话本 简贴和尚》:“那婆子听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来叫的官人。”
    292

    堂而皇之

    成语拼音:
    táng ér huáng zhī
    成语解释: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成语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293

    铜筋铁骨

    成语拼音:
    tóng jīn tiě gǔ
    成语解释: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294

    脱缰之马

    成语拼音:
    tuō jiāng zhī mǎ
    成语解释:
    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成语出处:
    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
    295

    兔起凫举

    成语拼音:
    tǔ qǐ fú jǔ
    成语解释: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296

    兔起鹘落

    成语拼音:
    tù qǐ gǔ luò
    成语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297

    吐气扬眉

    成语拼音:
    tǔ qì yáng méi
    成语解释: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成语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
    298

    倜傥不羁

    成语拼音:
    tì tǎng bù jī
    成语解释:
    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
    《晋书 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299

    倜傥不群

    成语拼音:
    tì tǎng bù qún
    成语解释:
    卓异不凡;出众。
    成语出处:
    《晋书·索靖传》:“或若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倜傥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
    300

    挺胸凸肚

    成语拼音:
    tǐng xiōng tū dù
    成语解释:
    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 外貌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