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成语 (371个)

    181

    糜躯碎首

    成语拼音:
    mí qū suì shǒu
    成语解释:
    指粉身碎骨
    成语出处:
    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182

    美人迟暮

    成语拼音:
    měi rén chí mù
    成语解释: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成语出处:
    楚 屈原《楚辞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83

    贸首之仇

    成语拼音:
    mào shǒu zhī chóu
    成语解释: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
    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184

    眄视指使

    成语拼音:
    miǎn shǐ zhǐ shǐ
    成语解释:
    形容骄傲的神态。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185

    门庭若市

    成语拼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成语解释: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86

    暮雨朝云

    成语拼音:
    mù yǔ cháo yún
    成语解释:
    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
    成语出处:
    ·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187

    靡颜腻理

    成语拼音:
    mǐ yán nì lǐ
    成语解释:
    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成语出处:
    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188

    毛羽未丰

    成语拼音:
    máo yǔ wèi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189

    纳士招贤

    成语拼音:
    nà shì zhāo xián
    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
    策 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190

    南辕北辙

    成语拼音:
    nán yuán běi zhé
    成语解释: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191

    鸥鸟不下

    成语拼音:
    ōu niǎo bù xià
    成语解释: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成语出处: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192

    喔咿儒儿

    成语拼音:
    ō yī rú ér
    成语解释:
    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成语出处: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193

    喔咿儒睨

    成语拼音:
    ō yī rú nì
    成语解释: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成语出处: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194

    凭几据杖

    成语拼音:
    píng jī jù zhàng
    成语解释: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195

    披坚执锐

    成语拼音:
    pī jiān zhí ruì
    成语解释:
    披:穿戴;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装或身先士卒之意。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楚策》:“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196

    排难解纷

    成语拼音:
    pái nàn jiě fēn
    成语解释: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197

    怦然心动

    成语拼音:
    pēng rán xīn dòng
    成语解释: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198

    蓬头历齿

    成语拼音:
    péng tóu lì chǐ
    成语解释: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成语出处: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199

    寝不安席

    成语拼音:
    qǐn bù ān xí
    成语解释:
    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成语出处:
    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200

    裘弊金尽

    成语拼音:
    qiú bì jīn jìn
    成语解释: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 战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