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成语 (371个)

    221

    士为知己者死

    成语拼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成语解释: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成语出处:
    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222

    桑荫不徙

    成语拼音:
    sāng yīn bù xǐ
    成语解释:
    亦作“桑荫未移”。语本《策 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成语出处:
    语出《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
    223

    蛇欲吞象

    成语拼音:
    shé yù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成语出处: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224

    神州赤县

    成语拼音:
    shén zhōu chì xiàn
    成语解释:
    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的别称。
    成语出处:
    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25

    守株待兔

    成语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解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226

    随踵而至

    成语拼音:
    suí zhǒng ér zhì
    成语解释: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227

    大璞不完

    成语拼音:
    tài bú bù wán
    成语解释: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成语出处:
    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228

    天崩地坼

    成语拼音:
    tiān bēng dì chè
    成语解释:
    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成语出处:
    策 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229

    田父之功

    成语拼音:
    tián fù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指不预其事而轻易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齐策三》:“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230

    同甘共苦

    成语拼音:
    tóng gān gòng kǔ
    成语解释: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231

    图穷匕首见

    成语拼音: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成语解释: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成语出处:
    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232

    图穷匕见

    成语拼音:
    tú qióng bǐ xiàn
    成语解释: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233

    同日而语

    成语拼音:
    tóng rì ér yǔ
    成语解释: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234

    痛入骨髓

    成语拼音:
    tò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
    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成语出处:
    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235

    卧不安席

    成语拼音:
    wò bù ān xí
    成语解释: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成语出处:
    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236

    五尺童子

    成语拼音:
    wǔ chǐ tóng zǐ
    成语解释:
    同“五尺之童”。
    成语出处:
    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237

    委肉虎蹊

    成语拼音:
    wěi ròu hǔ xī
    成语解释:
    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成语出处:
    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238

    晚食当肉

    成语拼音:
    wǎn shí dàng ròu
    成语解释:
    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成语出处:
    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239

    为蛇画足

    成语拼音:
    wéi shé huà zú
    成语解释:
    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
    成语出处:
    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240

    万岁千秋

    成语拼音:
    wàn suì qiān qiū
    成语解释: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成语出处:
    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 战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