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成语 (371个)

    281

    珠宫贝阙

    成语拼音:
    zhū gōng bèi què
    成语解释: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成语出处:
    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282

    足高气扬

    成语拼音:
    zú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
    犹言趾高气扬。语本《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成语出处:
    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283

    转祸为福

    成语拼音:
    zhuǎn huò wéi fú
    成语解释:
    把灾祸转变为幸福。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284

    曾母投杼

    成语拼音:
    zēng mǔ tóu zhù
    成语解释: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成语出处:
    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285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成语拼音:
    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
    成语解释: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成语出处:
    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286

    跖犬吠尧

    成语拼音:
    zhí quán fèi yáo
    成语解释:
    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
    成语出处:
    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
    287

    瞻前顾后

    成语拼音:
    zhān qián gù hòu
    成语解释: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成语出处:
    楚 屈原《楚辞 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288

    曾参杀人

    成语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流言可畏。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289

    葬身鱼腹

    成语拼音:
    zàng shēn yú fù
    成语解释:
    葬身:埋葬尸体。尸体被鱼所食。指淹死水中。
    成语出处: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290

    坐收渔利

    成语拼音:
    zuò shōu yú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91

    褚小怀大

    成语拼音:
    zhǔ xiǎo huái dà
    成语解释:
    褚:口袋。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成语出处:
    ·宋·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292

    招贤纳士

    成语拼音:
    zhāo xián nà shì
    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
    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293

    正言不讳

    成语拼音:
    zhèng yán bù huì
    成语解释: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成语出处: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294

    朝云暮雨

    成语拼音:
    zhāo yún mù yǔ
    成语解释: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成语出处:
    ·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95

    直言正谏

    成语拼音:
    zhí yán zhèng jiàn
    成语解释:
    同“直言极谏”。
    成语出处:
    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296

    众醉独醒

    成语拼音:
    zhòng zuì dú xǐng
    成语解释:
    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成语出处:
    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97

    左支右绌

    成语拼音:
    zuǒ zhī yòu chù
    成语解释:
    射箭时左手支撑;右手弯曲。指应付了这一面;便应付不了那一面。(绌:屈;不足)。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298

    攻无不克

    成语拼音:
    gōng wú bù kè
    成语解释: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299

    安于盘石

    成语拼音:
    ān yú pán shí
    成语解释: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成语出处:
    《荀子 富》:“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300

    荡气回肠

    成语拼音:
    dàng qì huí cháng
    成语解释:
    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荡;摇荡。回;回旋。
    成语出处:
    魏 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战国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