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成语 (286个)

    181

    优柔餍饫

    成语拼音:
    yōu róu yàn yù
    成语解释:
    亦作“优柔厌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语本晋杜预《〈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成语出处:
    语出晋·杜预《〈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182

    鹰视虎步

    成语拼音:
    yīng shì hǔ bù
    成语解释:
    见“鹰视狼步”。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183

    鹰视狼步

    成语拼音:
    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语解释: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 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184

    烟视媚行

    成语拼音:
    yān shì mèi xíng
    成语解释:
    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成语出处:
    《吕氏·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185

    以汤止沸

    成语拼音:
    yǐ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
    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 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186

    言行相诡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guǐ
    成语解释: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成语出处:
    《吕氏·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187

    玉友金昆

    成语拼音:
    yù yǒu jīn kūn
    成语解释: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成语出处:
    北朝 魏 崔鸿《十六国 前凉录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188

    以夜继日

    成语拼音:
    yǐ yè jì rì
    成语解释: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成语出处:
    《吕氏·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189

    以养伤身

    成语拼音:
    yǐ yǎng shāng shēn
    成语解释:
    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
    《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190

    翼翼小心

    成语拼音:
    yì yì xiǎo xīn
    成语解释:
    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191

    余业遗烈

    成语拼音:
    yú yè yí liè
    成语解释:
    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成语出处:
    《战国策·刘向书录》:“及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
    192

    一噎止餐

    成语拼音:
    yī yē zhǐ cān
    成语解释:
    犹因噎废食。语本《吕氏·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成语出处:
    语出《吕氏·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193

    一字师

    成语拼音:
    yī zì shī
    成语解释: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成语出处:
    五代 王定宝《唐摭言 切磋》载李相读《》,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194

    属辞比事

    成语拼音:
    zhǔ cí bǐ shì
    成语解释:
    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
    成语出处:
    《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教也。”
    195

    早朝晏罢

    成语拼音:
    zǎo cháo yàn bà
    成语解释:
    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
    《吕氏·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
    196

    造恶不悛

    成语拼音:
    zào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
    作恶事而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
    明·刘基《明经·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宣公造恶不悛,而流毒于其国若是哉!”
    197

    宰鸡教猴

    成语拼音:
    zǎi jī jiào hóu
    成语解释: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成语出处:
    高云览《小城》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198

    泽及枯骨

    成语拼音:
    zé jí kū gǔ
    成语解释:
    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成语出处:
    《吕氏·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199

    众口熏天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xūn tiān
    成语解释:
    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
    成语出处:
    《吕氏 离谓》:“毁誉成党,众口熏天。”
    200

    张袂成阴

    成语拼音:
    zhāng mèi chéng yīn
    成语解释: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
    《晏子·杂下九》:“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春秋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