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反义词的成语 (345个)

    221

    颠倒是非

    成语拼音:
    diān dǎo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222

    大惊小怪

    成语拼音:
    dà jīng xiǎo guài
    成语解释: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223

    返老还童

    成语拼音:
    fǎn lǎo huán tóng
    成语解释:
    :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成语出处:
    《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224

    翻天覆地

    成语拼音:
    fān tiān fù dì
    成语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225

    顾此失彼

    成语拼音:
    gù cǐ shī bǐ
    成语解释: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226

    古今中外

    成语拼音:
    gǔ jīn zhōng wài
    成语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227

    古往今来

    成语拼音:
    gǔ wǎng jīn lái
    成语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228

    古为今用

    成语拼音:
    gǔ wéi jīn yòng
    成语解释: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建设服务。
    成语出处: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29

    黑白分明

    成语拼音:
    hēi bá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成语出处: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230

    厚此薄彼

    成语拼音:
    hòu cǐ bó bǐ
    成语解释:
    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这一方;轻视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
    成语出处:
    明 袁宏道《广庄 养生主》:“皆吾生即皆吾养,不宜厚此薄彼。”
    231

    寒来暑往

    成语拼音:
    hán lái shǔ wǎng
    成语解释:
    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32

    昏天黑地

    成语拼音:
    hūn tiān hēi dì
    成语解释: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233

    花天酒地

    成语拼音:
    huā tiān jiǔ dì
    成语解释: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234

    混淆黑白

    成语拼音:
    hùn xiáo hēi bái
    成语解释: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235

    混淆是非

    成语拼音:
    hùn xiáo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成语出处: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236

    化险为夷

    成语拼音:
    huà xiǎn wéi yí
    成语解释: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成语出处:
    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237

    好逸恶劳

    成语拼音:
    hào yì wù láo
    成语解释: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238

    截长补短

    成语拼音:
    jié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
    截:切断。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
    成语出处:
    宋 度正《条奏便民五事》:“旧城堙废之余,截长补短,可得十之五,为工约二万余工。”
    239

    今非昔比

    成语拼音:
    jīn fēi xī bǐ
    成语解释: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240

    借古讽今

    成语拼音:
    jiè gǔ fěng jīn
    成语解释: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成语出处: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 近反义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