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反义词的成语 (345个)

    101

    胡思乱想

    成语拼音:
    hú sī luàn xiǎng
    成语解释: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102

    含辛茹苦

    成语拼音:
    hán xīn rú kǔ
    成语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成语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103

    胡言乱语

    成语拼音:
    hú yán luàn yǔ
    成语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成语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104

    酒池肉林

    成语拼音:
    jiǔ chí ròu lín
    成语解释: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105

    见多识广

    成语拼音:
    jiàn duō shí guǎng
    成语解释: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106

    精雕细刻

    成语拼音:
    jīng diāo xì kè
    成语解释: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成语出处: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107

    聚精会神

    成语拼音:
    jù jīng huì shén
    成语解释: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成语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108

    戒骄戒躁

    成语拼音:
    jiè jiāo jiè zào
    成语解释: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109

    鸡毛蒜皮

    成语拼音:
    jī máo suàn pí
    成语解释: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110

    兼容并包

    成语拼音:
    jiān róng bìng bāo
    成语解释:
    兼、并:同时照顾或包括有关的各方面;容:容纳;包:包含。把相关的东西都容纳、包含进来。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111

    见仁见智

    成语拼音:
    jiàn rén jiàn zhì
    成语解释: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12

    兼收并蓄

    成语拼音:
    jiān shōu bìng xù
    成语解释:
    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113

    救死扶伤

    成语拼音:
    jiù sǐ fú shāng
    成语解释: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114

    惊心动魄

    成语拼音:
    jīng xīn dòng pò
    成语解释: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15

    谨言慎行

    成语拼音:
    jǐn yán shèn xíng
    成语解释: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116

    口干舌燥

    成语拼音:
    kǒu gān shé zào
    成语解释: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117

    克勤克俭

    成语拼音:
    kè qín kè jiǎn
    成语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18

    郎才女貌

    成语拼音:
    láng cái nǚ mào
    成语解释:
    郎:男子;貌:容貌。旧时形容男女青年才貌相配。
    成语出处:
    元 乔梦符《扬州梦》:“这一双郎才女貌天生下,笋余儿游治子花朵儿俊娇娃,堪写入风流仕女丹青画。”
    119

    灵丹妙药

    成语拼音:
    líng dān miào yào
    成语解释:
    丹:按药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或是精炼的成药;灵丹:灵验;妙:指有特殊效力。能医治百病的灵验有效的药。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葱。”
    120

    李代桃僵

    成语拼音:
    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语解释: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 近反义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