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反义词的成语 (345个)

    141

    品头论足

    成语拼音:
    pǐn tóu lùn zú
    成语解释:
    见“品头题足”。
    成语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142

    偏听偏信

    成语拼音:
    piān tīng piān xìn
    成语解释: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43

    披头散发

    成语拼音:
    pī tóu sàn fà
    成语解释:
    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144

    群策群力

    成语拼音:
    qún cè qún lì
    成语解释:
    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145

    轻歌曼舞

    成语拼音:
    qīng gē màn wǔ
    成语解释:
    轻:轻快;慢:体态柔美。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成语出处:
    《群音类选 玉如意记 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慢舞,任星移斗横。”
    146

    倾国倾城

    成语拼音: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成语解释: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47

    琼浆玉液

    成语拼音:
    qióng jiāng yù yè
    成语解释:
    比喻仙水、美酒等。
    成语出处:
    明 朱有炖《赛娇客》第三折:“我这里高捧着琼浆玉液,他那里低唱着梁州第七。”
    148

    轻描淡写

    成语拼音:
    qīng miáo dàn xiě
    成语解释:
    原意是绘画时用浅淡颜色轻轻描绘。形容说话或作文章时对重要的地方淡淡带过。也比喻做事不费力。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这个头陀,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149

    巧取豪夺

    成语拼音:
    qiǎo qǔ háo duó
    成语解释: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150

    奇形怪状

    成语拼音: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成语解释:
    形容形状稀奇古怪;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
    唐 房玄龄《晋书 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151

    全心全意

    成语拼音:
    quán xīn quán yì
    成语解释: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成语出处: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152

    如痴如醉

    成语拼音:
    rú chī rú zuì
    成语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153

    如花似玉

    成语拼音:
    rú huā sì yù
    成语解释:
    像花一样艳丽;像玉一样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成语出处: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154

    日积月累

    成语拼音:
    rì jī yuè lěi
    成语解释: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成语出处: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155

    茹毛饮血

    成语拼音:
    rú máo yǐn xuè
    成语解释:
    茹:音如;吃。用来描写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156

    人寿年丰

    成语拼音:
    rén shòu nián fēng
    成语解释:
    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潘岳》:“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丰。”
    157

    日新月异

    成语拼音:
    rì xīn yuè yì
    成语解释: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成语出处: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158

    山崩地裂

    成语拼音:
    shān bēng dì liè
    成语解释: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159

    生拉硬扯

    成语拼音:
    shēng lā yìng chě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成语出处:
    曹禺《日出》第四幕:“福升生拉活扯地将黄省三向外拖。”
    160

    山穷水尽

    成语拼音: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成语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 近反义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