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BC式的成语 (1450个)

    921

    能文能武

    成语拼音:
    néng wén néng wǔ
    成语解释: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成语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922

    弄嘴弄舌

    成语拼音:
    nòng zuǐ nòng shé
    成语解释:
    弄:玩弄,卖弄。犹言耍嘴皮子。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
    923

    匹夫匹妇

    成语拼音:
    pǐ fū pǐ fù
    成语解释:
    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成语出处:
    《尚书 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924

    平起平坐

    成语拼音:
    píng qǐ píng zuò
    成语解释:
    平:没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同时坐下。现比喻地位相同;权力相等。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坏了学校规矩。”
    925

    拼死拼活

    成语拼音:
    pīn sǐ pīn huó
    成语解释:
    ①不顾一切地斗争。②用尽全部精力。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但真遇到劲头儿上,狠抽他两鞭子,他肯拼死拼活地卖命。”
    926

    窃钩窃国

    成语拼音:
    qiè gōu qiè guó
    成语解释: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成语出处: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927

    轻口轻舌

    成语拼音:
    qīng kǒu qīng shé
    成语解释:
    见“轻嘴薄舌”。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你不理他便罢,不要十分轻口轻舌的冲撞他。”
    928

    七擒七纵

    成语拼音:
    qī qín qī zòng
    成语解释: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929

    怯声怯气

    成语拼音:
    qiè shēng qiè qì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成语出处:
    930

    七纵七禽

    成语拼音:
    qī zòng qī qín
    成语解释:
    亦作“七纵七擒”。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
    成语出处: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931

    七纵七擒

    成语拼音:
    qī zòng qī qín
    成语解释:
    见“七纵七禽”。
    成语出处:
    《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932

    如火如荼

    成语拼音:
    rú huǒ rú tú
    成语解释: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成语出处:
    《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933

    如饥如渴

    成语拼音:
    rú jī rú kě
    成语解释:
    同“如饥如渴”。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
    934

    若即若离

    成语拼音:
    ruò jí ruò lí
    成语解释:
    即;凑近。好象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935

    如渴如饥

    成语拼音:
    rú kě rú jī
    成语解释:
    见“如饥如渴”。
    成语出处: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936

    若离若即

    成语拼音:
    ruò lí ruò jí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成语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大抵总宪戆直凌人,岳岳觥觥,朝士必多未满,而与和相若离若即,又未尝不稍敛其锋棱,一时众口诋諆,遂有师相门生之谤。”
    937

    如履如临

    成语拼音:
    rú lǚ rú lín
    成语解释: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38

    若明若昧

    成语拼音:
    ruò míng ruò mèi
    成语解释:
    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成语出处:
    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 以畜寡人义》:“此等若明若昧之论,作记者无由知之。”
    939

    如梦如醉

    成语拼音:
    rú mèng rú zuì
    成语解释: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成语出处:
    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940

    入情入理

    成语拼音:
    rù qíng rù lǐ
    成语解释:
    形容合乎情况和道理。入:合乎。
    成语出处:
    明 张岱《陶庵梦忆 柳敬亭说书》:“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AABC式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