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是不的成语 (194个)

    101

    神工鬼斧

    成语拼音:
    shén gōng guǐ fǔ
    成语解释:
    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人力所能达到的。
    成语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六卷:“二树画梅,题七古一篇,叠‘须’字韵八十余首,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102

    说来话长

    成语拼音:
    shuō lái huà cháng
    成语解释:
    表示事情很复杂,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大愉快的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103

    神龙见首见尾

    成语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成语解释:
    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透。
    成语出处:
    清 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104

    说时迟,那时快

    成语拼音:
    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成语解释:
    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105

    私相授受

    成语拼音:
    sī xiāng shòu shòu
    成语解释:
    公开的给予和接受。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交与你执着,才有个凭据,你才放心。那有我两个人私相授受的呢?”
    106

    兔丝燕麦

    成语拼音:
    tù sī yàn mài
    成语解释:
    兔丝:菟丝子。菟丝丝,燕麦麦。比喻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
    《魏书 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107

    滔滔者天下皆

    成语拼音: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成语解释:
    滔滔:连续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良风气比比皆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也,而谁以易之。”
    108

    啼笑皆非

    成语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成语解释:
    哭也;笑也。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又令人觉得可笑。皆非:都
    成语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笑啼皆敢,方验作人难。”
    109

    望尘僄声

    成语拼音:
    wàng chén bù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听见风就雨,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贤难》:“且闾阎凡品,何独识哉?苟望尘僄声而已矣。”
    110

    误落风尘

    成语拼音:
    wù luò fēng chén
    成语解释:
    误:有意的;风尘:娼妓生活。指被迫从事娼妓生活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可僯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111

    由衷

    成语拼音:
    xì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
    信:诚实;衷:内心。诚实出于内心。比喻假意敷衍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由衷,质无益也。”
    112

    学非所用

    成语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
    成语解释:
    所学的所应用的,所应用的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成语出处:
    《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存焉。”
    113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成语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语解释:
    所学的实际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没有学。指学和用脱节背离
    成语出处:
    《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114

    弦外之音

    成语拼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成语解释: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明说出来的意思。
    成语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115

    弦外之意

    成语拼音:
    xián wài zhī yì
    成语解释:
    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明说出来的意思。
    成语出处:
    《南史 范晔传》:“其中体趣,言之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知所从而来。”
    116

    行坐

    成语拼音:
    xíng zuò bù ān
    成语解释:
    行:走。走也,坐也。形容心情焦躁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瑜闻大惊,行坐安。”
    117

    由衷

    成语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一。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118

    有根有据

    成语拼音:
    yǒu gēn yǒu jù
    成语解释:
    有根据,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八回:“郑恩听了这一席话,欲待信,这卖油梆子现在,他掐算出来的,似乎有根有据,怎么信?”
    119

    冤家可解可结

    成语拼音:
    yuān jiā kě jiě bù kě jié
    成语解释:
    佛教主张结下冤仇的双方最好化解冤仇,要结仇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但冤家可解可结,莫若只早早的做了亲,使他空费了一番心机,强似挞之于市。”
    120

    一木难扶

    成语拼音:
    yī mù nán fú
    成语解释:
    大楼将要倒塌,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巨闻:‘大厦将倾,一木难扶。’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
    * 关于不是不的成语 形容不是不的成语 描述不是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