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事物的成语 (961个)

    201

    垫脚石

    成语拼音:
    diàn jiǎo shí
    成语解释: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
    成语出处:
    梁实秋《谈考试》:“冒冒然去应试,只是凑热闹,劳民伤财,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
    202

    蹈机握杼

    成语拼音:
    dǎo jī wò zhù
    成语解释:
    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发展变化的枢键。
    成语出处:
    汉·徐幹《中论·爵禄》:“位也者,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顺焉。”
    203

    掇菁撷华

    成语拼音:
    duō jīng xié huá
    成语解释:
    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的精华。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上》:“《文选》主于修辞,一知半解文章家有偏霸也;《文粹》掇菁撷华,迹选之鼓吹;《文鉴》主于政,意不在文。”
    204

    等量齐观

    成语拼音:
    děng liàng qí guān
    成语解释:
    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的区别;作同等看待。
    成语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205

    大辂椎轮

    成语拼音:
    dà lù zhuī lún
    成语解释:
    大辂:古代大车;椎轮:无辐原始车轮。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比喻的进化,是从简到繁,从粗到精。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206

    大破大立

    成语拼音:
    dà pò dà lì
    成语解释:
    大举击毁旧,大力建立新
    成语出处:
    207

    多歧亡羊

    成语拼音:
    duō qí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08

    淡然处之

    成语拼音:
    dàn rán chǔ zhī
    成语解释: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209

    洞若观火

    成语拼音:
    dò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成语出处: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210

    夺人之爱

    成语拼音:
    duó rén zhī ài
    成语解释:
    夺:抢夺。剥夺别人所喜爱的人或
    成语出处:
    钱钟书《围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夺人之爱,我可不来。人弃我取,我更不来。”
    211

    独擅其美

    成语拼音:
    dú shàn qí měi
    成语解释:
    独:独自;擅:据有。单独占据美名或美好的
    成语出处:
    《晋书·刘元海载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二公独擅美于前矣。”
    212

    睹始知终

    成语拼音:
    dǔ shǐ zhī zhōng
    成语解释:
    谓看见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成语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213

    大卸八块

    成语拼音:
    dà xiè bā kuài
    成语解释:
    指把完整的分成若干小块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豁肚子咧!要开膛咧!迟一会还要大卸八块呢!”
    214

    洞悉底蕴

    成语拼音:
    dòng xī dǐ yùn
    成语解释:
    洞:深入,透彻;悉:知道;底蕴: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的内容和内情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十兰判官》:“先生自幼通于小学,及长,博极群书,于汉、唐先儒之学,无不洞悉底蕴。”
    215

    断线风筝

    成语拼音:
    duàn xiàn fēng z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一去不返的人或
    成语出处:
    清 骆绮兰《春闺》诗:“何处风筝吹断线,飘来落在杏花枝。”
    216

    大有可观

    成语拼音:
    dà yǒu kě guān
    成语解释:
    很值得一看。形容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217

    鼎鱼幕燕

    成语拼音:
    dǐng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218

    睹影知竿

    成语拼音:
    dǔ yǐng zhī gān
    成语解释:
    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
    成语出处: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睹影知竿乃妙。”
    219

    洞隐烛微

    成语拼音:
    dòng yǐn zhú wēi
    成语解释:
    形容目光犀利,观察深刻透彻。
    成语出处:
    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学师]谓[马建忠]能洞隐烛微,提纲挈领,非徒钻故纸者可比。”
    220

    洞幽烛微

    成语拼音:
    dòng yōu zhú wēi
    成语解释:
    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微:微末,精细处。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幽深细微之处。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 关于事物的成语 形容事物的成语 描述事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