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事物的成语 (961个)

    221

    洞幽烛远

    成语拼音:
    dòng yōu zhú yuǎn
    成语解释:
    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幽深细微之处。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222

    鼎足而立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223

    二而一

    成语拼音:
    èr ér yī
    成语解释:
    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我回答说:‘这是二而一的情,并不矛盾。’”
    224

    耳聋眼花

    成语拼音:
    ěr lóng yǎn huā
    成语解释: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的知觉极为迟钝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225

    耳目一新

    成语拼音:
    ěr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
    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成语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226

    恶衣薄食

    成语拼音:
    è yī bó shí
    成语解释:
    衣:衣服;薄:淡薄;食:。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
    《文中子 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227

    恶衣粗食

    成语拼音:
    è yī cū shí
    成语解释:
    恶:坏;衣:衣服;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食常无肉。”
    228

    腹背之毛

    成语拼音:
    fù bèi zhī máo
    成语解释:
    比喻无足轻重的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229

    风从虎,云从龙

    成语拼音:
    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
    成语解释:
    比喻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语出处: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睹。”
    230

    风吹云散

    成语拼音:
    fēng chuí yún sàn
    成语解释:
    比喻的消失、完结。
    成语出处:
    康濯《春种秋收》:“这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231

    方底圆盖

    成语拼音:
    fāng dǐ yuán gài
    成语解释: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不相合。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232

    方方面面

    成语拼音:
    fāng fāng miàn miàn
    成语解释:
    情或的多面
    成语出处:
    张贤亮《青春期》:“使我直到如今才突然发现她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与我不同,与这个可恶的世界不同。”
    233

    风发泉涌

    成语拼音:
    fēng fā quán yǒng
    成语解释: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
    234

    风虎云龙

    成语拼音:
    fēng hǔ yún lóng
    成语解释: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成语出处: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235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拼音:
    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
    成语解释:
    指人或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成语出处: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36

    抚今悼昔

    成语拼音:
    fǔ jīn dào xī
    成语解释:
    因眼前而引起对往的追思。
    成语出处:
    明·陈子龙《张邵阳诔》:“抚今悼昔,怆然悲鸣。”
    237

    凫胫鹤膝

    成语拼音:
    fú jìng hè xī
    成语解释:
    各有长短。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238

    风里杨花

    成语拼音:
    fēng lǐ yáng huā
    成语解释:
    像风中的杨树花漂浮不定。比喻情的发展变化不定
    成语出处:
    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恰便似风里杨花,水上幻泡。”
    239

    分门别户

    成语拼音:
    fēn mén bié hù
    成语解释:
    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的分类;户: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成语出处: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劝世》:“不认忘名默悟,只解分门别户一朝合眼见前程,悔恨不圆成。”
    240

    分门别类

    成语拼音:
    fēn mén bié lèi
    成语解释:
    门:类;别:区别。根据的特征分类。
    成语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 关于事物的成语 形容事物的成语 描述事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