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事物的成语 (961个)

    241

    防萌杜渐

    成语拼音:
    fáng méng dù jiàn
    成语解释:
    杜:堵住;渐:指的开端;萌:萌芽。在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成语出处:
    《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242

    凤毛麟角

    成语拼音:
    fèng máo lín jiǎo
    成语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
    成语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243

    风马牛

    成语拼音:
    fēng mǎ niú
    成语解释: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成语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盗侠》:“唐责之:‘某与公风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实慕君子,何至驺卒不若也。’”
    244

    风马牛不相及

    成语拼音: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成语解释:
    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之间毫不相干。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45

    风靡一时

    成语拼音:
    fēng mǐ yī shí
    成语解释:
    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一边倒。指时兴的风气。形容某种在一段时期内非常流行;像草木顺风倒向一边。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第15卷:“于是一时风靡,议论如出一口。”
    246

    风靡一世

    成语拼音:
    fēng mǐ yī shì
    成语解释:
    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一边倒。形容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
    成语出处: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个人主义,渐得势力,所谓民约说、人权论等,渐风靡一世。”
    247

    风靡云涌

    成语拼音:
    fēng mǐ yún yǒng
    成语解释:
    涌:水腾跃,涌现。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这种世界的社会力,在人间一有动荡,世界各处都有风靡云涌、山鸣谷应的样子。”
    248

    风靡云蒸

    成语拼音:
    fēng mǐ yún zhēng
    成语解释:
    风靡:风行;蒸:上升。比喻迅速而普遍地出现
    成语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况八纮既奄,风靡云蒸,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249

    返朴归真

    成语拼音:
    fǎn pǔ guī zhēn
    成语解释:
    返:反回;回复;朴:未加工的木料;引申为质朴;归:返回、回归;真:天然。回复初始的自然状态。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250

    风起潮涌

    成语拼音:
    fēng qǐ cháo yǒng
    成语解释: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水波汹涌。比喻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李大钊《新旧思想之激战》:“比人家那如火如荼的新潮,那风起潮涌的新人运动,尚不知相差几千万里?”
    251

    风前残烛

    成语拼音:
    fēng qián cán zhú
    成语解释: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
    成语出处:
    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252

    风起浪涌

    成语拼音:
    fēng qǐ làng yǒng
    成语解释: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比喻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
    253

    风起泉涌

    成语拼音:
    fēng qǐ quán yǒng
    成语解释:
    涌:冒出。比喻大量迅速地涌现
    成语出处:
    邹韬奋《萍踪寄语》:“现在本国的工程师人材已风起泉涌,随处都是本国的人材。”
    254

    风起云涌

    成语拼音:
    fēng qǐ yún yǒng
    成语解释:
    涌:水腾跃。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伟壮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诸侯作难,风起云蒸。”
    255

    蜂起云涌

    成语拼音:
    fēng qǐ yún yǒng
    成语解释:
    比喻许多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成语出处:
    鲁迅《二心集 我们要批评家》:“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
    256

    风起云蒸

    成语拼音:
    fēng qǐ yún zhēng
    成语解释:
    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257

    焚琴煮鹤

    成语拼音:
    fén qín zhǔ hè
    成语解释: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
    成语出处:
    宋 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258

    繁荣昌盛

    成语拼音: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成语解释:
    繁荣:原指草木枝叶;花朵茂盛;引申为蓬勃发展;昌盛:兴旺;兴盛。形容国家或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259

    奉如圭臬

    成语拼音:
    fèng rú guī niè
    成语解释:
    圭:测日影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指尊崇信奉某人或,并且作为自己的准则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扬善于公厅,归过于私室’的明教奉如圭臬。”
    260

    妇孺皆知

    成语拼音:
    fù rú jiē zhī
    成语解释: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3回:“果如张仙所言,形于诗歌,扮为杂剧,弄得妇孺皆知。”
    * 关于事物的成语 形容事物的成语 描述事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