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事物的成语 (961个)

    261

    奉若神明

    成语拼音:
    fèng ruò shén míng
    成语解释:
    奉:信奉;神明:神灵的总称。对某人或某尊崇信奉得像迷信的人崇信神灵一样。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262

    奉如神明

    成语拼音:
    fèng rú shén míng
    成语解释:
    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极其尊重。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263

    方生方死

    成语拼音:
    fāng shēng fāng sǐ
    成语解释:
    方:正在。指不断生成或消亡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264

    凡桃俗李

    成语拼音:
    fán táo sú lǐ
    成语解释: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
    成语出处:
    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265

    非同寻常

    成语拼音:
    fēi tóng xún cháng
    成语解释:
    寻常:平常。不同于平常。形容人或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非同寻常可比。”
    266

    佛头著粪

    成语拼音:
    fó tóu zhuó fèn
    成语解释: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被亵渎、玷污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267

    佛头着粪

    成语拼音:
    fó tóu zhuó fèn
    成语解释: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即亵渎美好的意思。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268

    防微杜渐

    成语拼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解释: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269

    奉为圭臬

    成语拼音:
    fèng wéi guī niè
    成语解释:
    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圭:测日影的仪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则。
    成语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270

    奉为神明

    成语拼音:
    fèng wéi shén míng
    成语解释:
    奉:信奉;神明:神灵的总称。像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极其尊重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此是僧尼诱人上门之语,而愚夫愚妇无知,莫不奉为神明。”
    271

    福星高照

    成语拼音:
    fú xīng gāo zhào
    成语解释:
    福星:吉祥的星;象征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的人或。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保管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272

    方兴未艾

    成语拼音:
    fāng xīng wèi ài
    成语解释: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完结。刚兴起还没有停止。现多用来形容正处于兴旺阶段或形容正在蓬勃发展。
    成语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鸿恩锡类,方兴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273

    风行一时

    成语拼音:
    fēng xíng yī shī
    成语解释:
    风行:象刮风一样流行。形容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274

    风兴云蒸

    成语拼音:
    fēng xīng yún zhēng
    成语解释:
    蒸:上升。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275

    伐性之斧

    成语拼音:
    fá xìng zhī fǔ
    成语解释: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276

    发扬光大

    成语拼音:
    fā yáng guāng dà
    成语解释:
    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好的优秀的现象不断发展;从而更加完善、提高。
    成语出处:
    宋 黄榦《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
    277

    方以类聚

    成语拼音:
    fāng yǐ lèi jù
    成语解释:
    谓同类相聚一处。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以群分,吉凶生矣。”
    278

    方圆殊趣

    成语拼音:
    fāng yuán shū qù
    成语解释:
    殊趣:不同的意趣。因方圆形状各异,意趣大相径庭。比喻人或各异,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
    成语出处:
    《宋书·礼志一》:“今者见生,或年在扞格,方圆殊趣,宜听其去就,各从所安。”
    279

    扶摇直上

    成语拼音:
    fú yáo zhí shàng
    成语解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80

    风中秉烛

    成语拼音: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成语解释:
    秉:拿着。风中拿着烛易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 关于事物的成语 形容事物的成语 描述事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