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典故的成语 (18个)

    1

    巫山洛浦

    成语拼音:
    wū shān luò pǔ
    成语解释: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合用,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亦作“巫山洛水”。参见“巫山云雨。”
    成语出处: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合用。
    2

    饾饤堆砌

    成语拼音:
    dòu dìng duī qì
    成语解释:
    饾饤:供陈设的食品;堆砌:堆叠。比喻文辞罗列堆砌
    成语出处:
    清·孔尚任《凡例》:“词中所用,信手拈来,不露饾饤堆砌之痕。”
    3

    角巾东路

    成语拼音:
    jiǎo jīn dōng lù
    成语解释: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
    成语出处: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里,为容棺之墟。’”
    4

    羌无

    成语拼音:
    qiāng wú gù shí
    成语解释:
    指诗文不用或没有出处,也比喻没有根据。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清晨登陇首',羌无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5

    班衣戏彩

    成语拼音:
    bān yī xì cǎi
    成语解释:
    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
    成语出处:
    参见“斑衣戏彩”。
    6

    斑衣戏彩

    成语拼音:
    bān yī xì cǎi
    成语解释:
    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
    成语出处:
    《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7

    草庐三顾

    成语拼音:
    cǎo lú sān gù
    成语解释: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

    彩衣娱亲

    成语拼音:
    cǎi yī yú qīn
    成语解释: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9

    堆垛死尸

    成语拼音:
    duī duò sǐ shī
    成语解释:
    堆垛:堆积;死尸:死人尸体。比喻文章一味拾取陈腐冷僻的,堆砌成文
    成语出处:
    宋·许凯《彦周诗话》:“凡作诗若正尔填塞,谓之‘点鬼簿’,亦谓之‘堆垛死尸’。”
    10

    截发留宾

    成语拼音:
    jié fā liú bīn
    成语解释:
    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宾”为贤母好客的
    成语出处:
    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11

    破柱求奸

    成语拼音:
    pò zhù qiú jiān
    成语解释: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
    成语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
    12

    骑驴索句

    成语拼音:
    qí lǘ suǒ jù
    成语解释: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后用为苦吟的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
    13

    让枣推梨

    成语拼音:
    ràng zǎo tuī lí
    成语解释:
    小儿推让食物的。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
    《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14

    握铅抱椠

    成语拼音:
    wò qiān bào qiàn
    成语解释:
    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校勘的
    成语出处:
    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15

    温生绝裾

    成语拼音:
    wēn shēng jué jū
    成语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后用“温生绝裾”为去意坚决的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16

    悬门抉目

    成语拼音:
    xuán mén jué mù
    成语解释: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
    成语出处: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17

    原璧归赵

    成语拼音:
    yuán bì guī zhào
    成语解释: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成语出处: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18

    月明千里

    成语拼音:
    yuè mí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关于典故的成语 形容典故的成语 描述典故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