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情况的成语 (281个)

    241

    应变随机

    成语拼音:
    yìng biàn suí jī
    成语解释:
    机:时机,形势。随着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成语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奸诘》:“吾兄就应变随机,将侄女送到王门去。”
    242

    运筹决策

    成语拼音:
    yùn chóu jué cè
    成语解释:
    筹划,拟订作战策略。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历练而审机宜。”
    243

    一刀切

    成语拼音:
    yī dāo qiē
    成语解释: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世界上的事,没有一刀切的时候,没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满的时候。”
    244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成语拼音:
    yī dù zhāo shé yǎo,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245

    因地制宜

    成语拼音:
    yīn dì zhì yí
    成语解释:
    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实际;采取适宜的措施。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246

    一发千钧

    成语拼音:
    yī fà qiān jūn
    成语解释:
    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247

    誉过其实

    成语拼音:
    yù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
    誉:声誉,声名。名声超过了其人的实际
    成语出处:
    《晋书·王羲之传》:“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248

    雨过天晴

    成语拼音:
    yǔ guò tiān qíng
    成语解释:
    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
    成语出处: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249

    原来如此

    成语拼音:
    yuán lái rú cǐ
    成语解释:
    原来:表示发现真实。原来是这样。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原来如此,倒教我们悬了几日心。”
    250

    一龙一蛇

    成语拼音:
    yī lóng yī shé
    成语解释: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的不同而变更。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251

    一抹黑

    成语拼音:
    yī mā hēi
    成语解释:
    对周围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四章:“就我爸爸那个傻呀,俩眼一抹黑,人家让干吗就干吗。”
    252

    依然故我

    成语拼音:
    yī rán gù wǒ
    成语解释:
    依然:依旧;故:原来的。仍旧是原来的我。形容仍然没有变化。
    成语出处:
    宋 陈著《贺新郎 次韵戴时芳》:“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253

    依然如故

    成语拼音:
    yī rán rú gù
    成语解释:
    故:过去的。仍旧像从前一样。比喻没有发生变化。
    成语出处:
    唐 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254

    因人制宜

    成语拼音:
    yīn rén zhì yí
    成语解释:
    因:依据;制:制定;宜:合适。根据人们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李欣《老生常谈·以人为鉴》:“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人制宜。”
    255

    因时施宜

    成语拼音:
    yīn shí shī yí
    成语解释:
    因:根据;宜:适当。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采取适当的措施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韦贤传论》:“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
    256

    因时制宜

    成语拼音:
    yīn shí zhì yí
    成语解释:
    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采取适当的措施。
    成语出处:
    《晋书 刘颂传》:“所遇不同,故当因时制宜,以尽事适今。”
    257

    杳无音信

    成语拼音:
    yǎo wú yīn xìn
    成语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
    成语出处:
    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258

    眼瞎耳聋

    成语拼音:
    yǎn xiā ěr lóng
    成语解释:
    看不见也听不到。比喻对周围完全不了解
    成语出处:
    京剧《平原作战》第八场:“日本鬼子眼瞎耳聋,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
    259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成语拼音: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260

    一隅三反

    成语拼音:
    yī yú sān fǎn
    成语解释:
    从一件事物的、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道理。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关于情况的成语 形容情况的成语 描述情况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