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缚字的成语 (24个)

    1

    春蚕自

    成语拼音:
    chūn cán zì fù
    成语解释:
    蚕:昆虫名;:缠束。像蚕作茧自。比喻自己束自己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掉句文,便叫做‘痴鼠拖姜,春蚕自’。”
    2

    鸡弄丸

    成语拼音:
    fù jī nòng wán
    成语解释:
    :捆绑;弄丸:耍弄弹丸。比喻轻而易举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即至淫篡之吕武,至为无道,而其才术控制天下,有若鸡弄丸。”
    3

    鸡之力

    成语拼音: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
    :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成语出处: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鸡之力。”
    4

    发蒙解

    成语拼音:
    fā méng jiě fu
    成语解释:
    发蒙:启发蒙昧;解:解除束。指启发蒙昧,解除束
    成语出处:
    明 唐顺之《与顾箸溪书》:“其龌龊处,又恨不得就明公而为发蒙解也。”
    5

    舌交唇

    成语拼音:
    fù shé jiāo chún
    成语解释:
    :用绳缠束。闭着嘴,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
    唐·孙樵《逐痁鬼文》:“复有司马安者,攘义盗仁,舌交唇,柔声婉颜,狐媚当权。”
    6

    俯首就

    成语拼音:
    fǔ shǒu jiù fù
    成语解释:
    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成语出处:
    7

    解粘去

    成语拼音:
    jiě nián qù fù
    成语解释:
    解:消除;:拘束。解除粘着和拘束
    成语出处:
    明·袁宗道《真正英雄从战战兢兢来》:“而竹林诸子,箕踞啸傲于醉乡,见以为能解粘去。”
    8

    衔璧

    成语拼音:
    miàn fù xián bì
    成语解释: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9

    舆榇

    成语拼音:
    miàn fù yú chèn
    成语解释:
    :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六年》:“许男面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10

    棋高一着,束手

    成语拼音:
    qí gāo yī zhāo,sh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
    一着:下棋时走一步。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显得笨拙。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成语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5回:“你的见识是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束手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11

    棋高一着,

    成语拼音:
    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
    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正所谓‘棋高一着,脚。’”
    12

    擒龙

    成语拼音:
    qín lóng fù hǔ
    成语解释:
    ;绳绑。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成语出处:
    明·沈璟《义侠记·秘计》:“定下擒龙虎万全计,看他遭罗网怎生逃避?”
    13

    肉袒面

    成语拼音:
    ròu tǎn miàn fù
    成语解释: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14

    焚榇

    成语拼音:
    shì fù fén chèn
    成语解释:
    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 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受其璧,焚其榇。”
    15

    束手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
    见“束手束脚”。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脚,有力无用处。”
    16

    束手就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fù
    成语解释:
    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荆州反掌可得!”
    17

    束身就

    成语拼音:
    shù shēn jiù fù
    成语解释:
    束:捆。束身:自: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成语出处:
    《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不敢顾望。”
    18

    手无鸡之力

    成语拼音: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19

    吐丝自

    成语拼音:
    tǔ sī zì fù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
    20

    鸡之力

    成语拼音: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
    :捆,绑。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 缚的成语,带缚字的成语,包含缚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