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 (242个)

    121

    墨守

    成语拼音:
    mò shǒu chéng fǎ
    成语解释:
    见“墨守规”。
    成语出处:
    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122

    磨砖

    成语拼音:
    mó zhuān chéng jìng
    成语解释:
    把砖石磨镜子。比喻事情不能功。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一曰:‘磨砖岂得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123

    弄假

    成语拼音:
    nòng jiǎ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弄:耍弄。本来是假意做作;结果竟了真的。
    成语出处: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124

    拍板

    成语拼音:
    pāi bǎn chéng jiāo
    成语解释:
    比喻交易立或事情达协议。
    成语出处:
    125

    潘鬓

    成语拼音:
    pān bìn chéng shuāng
    成语解释:
    潘:晋代诗人潘岳。指中年鬓发开始发白
    成语出处:
    晋·潘岳《秋兴赋并序》:“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
    126

    配套

    成语拼音:
    pèi tào chéng lóng
    成语解释:
    搭配起来,为完整的系统。
    成语出处:
    《工人歌谣选 配套龙生产高》:“搭好桥梁河好过,配套龙生产高。”
    127

    破涕

    成语拼音:
    pò tì chéng xiào
    成语解释:
    见“破涕为笑”。
    成语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纵李兄言太刻毒,适足破涕笑,何须芥蒂。”
    128

    喷唾

    成语拼音:
    pēn tuò chéng zhū
    成语解释:
    唾:唾沫。咳嗽出来的唾沫都化了珍珠。形容博学多才,出口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129

    寝不

    成语拼音:
    qǐn bù chéng mèi
    成语解释:
    见“寝不聊寐”。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5回:“玄德因思水镜之言,寝不寐。”
    130

    七步

    成语拼音:
    qī bù chéng shī
    成语解释:
    七步内就能完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章」义同。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131

    泣不

    成语拼音:
    qì bù chéng shēng
    成语解释: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132

    七步

    成语拼音:
    qī bù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同“七步诗”。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133

    屈打

    成语拼音:
    qū dǎ chéng zhāo
    成语解释:
    用严刑拷打;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招。”
    134

    亲上

    成语拼音:
    qīn shàng chéng qīn
    成语解释: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亲好对门。”
    135

    迄未

    成语拼音:
    qì wèi chéng gōng
    成语解释:
    迄:毕竟,终究。最终也没有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功。”
    136

    取义

    成语拼音:
    qǔ yì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仁。”
    成语出处: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仁。”
    137

    染翰

    成语拼音:
    rǎn hàn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谓提笔文。
    成语出处: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138

    涉笔

    成语拼音:
    shè bǐ chéng qù
    成语解释: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139

    耸膊

    成语拼音:
    sǒng bó chéng shān
    成语解释:
    肩膀耸起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山瘦可知。”
    140

    涉笔

    成语拼音:
    shè bǐ chéng yǎ
    成语解释:
    涉笔:动笔,着笔;雅:雅致。指动笔就雅致而不落俗套
    成语出处:
    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