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 (242个)

    141

    耸膊

    成语拼音:
    sǒng bó chéng shān
    成语解释:
    肩膀耸起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山瘦可知。”
    142

    涉笔

    成语拼音:
    shè bǐ chéng yǎ
    成语解释:
    涉笔:动笔,着笔;雅:雅致。指动笔就雅致而不落俗套
    成语出处:
    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143

    撒豆

    成语拼音:
    sā dòu chéng bīng
    成语解释:
    撒放豆子,变军队。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军队的一种魔法。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 《十样锦》第二折:“变昼为夜,撒豆兵,挥剑河,呼风唤雨。”
    144

    三夫市虎

    成语拼音: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成语解释: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虎”。
    成语出处:
    《宋书 乐志三》:“三夫市虎,慈母投杼趋。”
    145

    收回

    成语拼音:
    shōu huí chéng mìng
    成语解释: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
    成语出处:
    宋 郑兴裔《辞知庐州表》:“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诚,鉴臣之拙,收回命。”
    146

    舍己

    成语拼音:
    shě jǐ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
    舍:放弃;就,全。指牺牲自己,全他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婚男嫁女,虽父母之心;舍己人,乃高明之事。”
    147

    三人市虎

    成语拼音: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成语解释: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林,无翼而飞,三人市虎,一星能挠椎。”
    148

    三人

    成语拼音:
    sān rén chéng zhòng
    成语解释: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成语出处: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三人众,必有一长。”
    149

    杀身

    成语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
    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士固有杀身以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
    150

    杀身

    成语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
    身:自己;杀身:舍生;全;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仁。”
    151

    嗜杀

    成语拼音:
    shì shā chéng xìng
    成语解释:
    嗜:爱好。好杀人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152

    杀身

    成语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yì
    成语解释:
    犹言杀身仁。
    成语出处:
    《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义者哉。”
    153

    三徙

    成语拼音:
    sān xǐ chéng dōu
    成语解释: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都,至邓之虚,而有十万家。”
    154

    三徙

    成语拼音:
    sān xǐ chéng guó
    成语解释:
    见“三徙都”。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邑,再徙都,三徙国。”
    155

    三写

    成语拼音:
    sān xiě chéng wū
    成语解释:
    同“三写易字”。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乌,岂复有实事哉。”
    156

    竖子

    成语拼音:
    shù zǐ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名。
    成语出处:
    《晋书 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名。’”
    157

    唾地

    成语拼音:
    tuò dì chéng wén
    成语解释: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文三篇。”
    成语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文三篇。”
    158

    土扶

    成语拼音:
    tǔ fú chéng qiá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成语出处:
    《北史·尉景传》:“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159

    脱口

    成语拼音: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出口便文章。喻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
    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蒉。脱口章,粲莫可耘。”
    160

    贪墨

    成语拼音:
    tān mò chéng fēng
    成语解释: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