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 (242个)

    161

    脱口

    成语拼音: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出口便文章。喻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
    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蒉。脱口章,粲莫可耘。”
    162

    贪墨

    成语拼音:
    tān mò chéng fēng
    成语解释: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163

    五步

    成语拼音:
    wǔ bù chéng shī
    成语解释:
    唐史青能五步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成语出处:
    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164

    为好

    成语拼音:
    wéi hǎo chéng qiàn
    成语解释: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通言》:“傍人怎知就里,见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际,被人谈论,可不为好歉,反一世英雄之玷?”
    165

    委曲

    成语拼音:
    wěi qǔ chéng quán
    成语解释:
    指使自己受委屈,来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成语出处:
    明·李贽《续焚书·答骆副使》:“夫自用则不能容物,无用又不能理物,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全之泽也。”
    166

    剜肉

    成语拼音: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
    成语解释:
    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宋·崔与之《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剜肉疮,有根本先拨之虑;张颐待哺,有樵苏后爨之忧。”
    167

    握手

    成语拼音:
    wò shǒu chéng jiāo
    成语解释:
    一种作买卖的方式,双方一握手就表示一笔买卖作定
    成语出处:
    168

    乌焉

    成语拼音:
    wū yān chéng mǎ
    成语解释:
    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转写错误。
    成语出处:
    《周礼 天官 缝人》:“丧,缝棺饰焉汉 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
    169

    望子

    成语拼音:
    wàng zǐ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
    望:盼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为有名声有地位的人物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却说安老爷到了公子引见这日,分明晓得儿子已就取在前十名,大可放心了;无如望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
    170

    下笔

    成语拼音:
    xià bǐ chéng piān
    成语解释:
    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章”。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谏》:“发言可咏,下笔篇。”
    171

    下笔

    成语拼音:
    xià bǐ chéng wén
    成语解释:
    一下笔就很快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诗才高美,且无书不读,下笔文,千言立就。”
    172

    眩碧

    成语拼音:
    xuàn bì chéng zhū
    成语解释:
    比喻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
    明屠隆《彩毫记 知几引退》:“宫闱萋菲,眩碧朱,圣主应投杼。”
    173

    下笔

    成语拼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文章。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章。”
    174

    凶残

    成语拼音:
    xiōng cán chéng xìng
    成语解释:
    凶恶残暴了本性。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成语出处:
    175

    习非

    成语拼音:
    xí fēi chéng sú
    成语解释:
    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风尚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俗。”
    176

    习非

    成语拼音:
    xí fēi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成语出处:
    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177

    习惯自然

    成语拼音:
    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成语解释:
    习惯了就为很自然的事了。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少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178

    习久

    成语拼音:
    xí jiǔ chéng xì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79

    血流

    成语拼音:
    xuè liú chéng chuān
    成语解释: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1回:“打进番营来,如入无人之境,打得尸如山积,血流川。”
    180

    血流

    成语拼音:
    xuè liú chéng hé
    成语解释: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河。”
    *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