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据的成语 (7个)

    1

    负衡

    成语拼音:
    fù héng jù dǐng
    成语解释:
    谓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2

    被甲

    成语拼音:
    pī jiǎ jù ān
    成语解释:
    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成语出处:
    《後汉书 马援传》载:汉 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 ‘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3

    凭几

    成语拼音:
    píng jī jù zhàng
    成语解释: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4

    守经

    成语拼音:
    shǒu jīng jù gǔ
    成语解释:
    守:遵守;经:经典;:依。遵守经典,依古训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守经古,不阿当世。”
    5

    引经

    成语拼音:
    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解释:
    引;援解;引用;经:经书;:依;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皆引大义,正之经典。”
    6

    引经

    成语拼音:
    yǐn jīng jù gǔ
    成语解释: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
    成语出处:
    宋·楼钥《再乞致仕第二札》:“有污大仪,则臣死不足以塞责,是以不复更敢引经古,直述情索,投告君父。”
    7

    支策

    成语拼音:
    zhī cè jù wú
    成语解释: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梧”形容用心劳神。
    成语出处: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 第三个字是据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