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文言文翻译
1.寻文言文翻译,急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个江湖郎中来为他治疗。针灸以后,老夫子感到腿脚轻便了不少。朱十分高兴,重金酬谢的同时,还送给这个道人一首诗:“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撑动,想不到针灸还真有神奇之功。扔开拐杖出门儿童看了发笑,这难道就是从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书的诗章,就离去了。没几天,朱熹足疾重新发作,且比没针灸前更厉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寻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里去了。朱叹息道:“我不是想惩罚他,只是想追回赠的那首诗,唯恐他拿去招摇撞骗,误了别人的治疗。”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求翻译 ,文言文翻译
崇曰:“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复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比来王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净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巨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帝曰:“朕能行之。”崇乃顿首谢。
翻译:
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准备任用姚崇为宰相。姚崇针对时弊,提出十条意见,问唐玄宗同意不同意,能不能做到?如不同意,不能做到,他就不愿接受这一任命。这10条意见说:(1)武则天执政以来,以严酷之法治天下,你能不能施行仁政?(2)朝廷往青海出兵,边界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你能不能不再贪图边功?(3)对你所宠爱的亲信,你能不能制裁他们的不法行为?(4)你能不能不让宦官参政?(5)你能不能除租赋外不收大臣公卿们的礼物?(6)你能不能禁止自己的亲朋出任公职?(7)你能不能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们?(8)你能不能允许大臣们“批逆鳞,犯忌讳”?(9)你能不能禁止营造佛寺道观?(10)你能不能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唐玄宗接纳了他的意见,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迁紫微令”。
3.文言文破足虎的译文
记得给分哦…… 太行山天井关 ( 关名 ) 之西十里,有草庵 ( 草屋,此指寺庙)焉,老僧居之。
尝间行(走小路)山涧,有小虎大如犬,折前一足,委顿(精神不振)伏地,殆(大概)崖石殒(跌落)伤,而为母亲所弃也。憎怜之,携归庵,饲以粥饭。
后遂驯习(温驯熟悉),僧出则尾随,居则膝侍。 居二载,虎益壮猛,人呼为 ” 破足虎 ” 。
客有过庵者,虎亦廻旋(在客人身边走来走去)妥适(亲昵的样子)。 於是远近之人称僧能伏虎,僧亦诩诩然,以为虎善我。
一日,僧携虎远出,鼻出血不止,淋漓注地。 僧惜其污,以足点地使虎舐 ( 舔 ) 之。
虎得血甘甚,嫌其无几,又馋不可忍,遂扑僧食之。自是, ” 破足虎 ” 出没路间,见人即噬,伤害甚众。
( 据《诺 ? 广志》改写 ) ( 据《诺 ? 广志》改写 ) 太行山天井关的西面十里,有寺庙,曾经有老和尚住在这里。曾经走小路到山涧,见到一个小老虎,只像狗这么大,前足折断了,精神不振在扒在地上,大概是从悬崖上掉下来跌伤的,被她的母亲所遗弃。
和尚怜悯它,于是带回了庙里,喂它吃粥和饭。老虎后来很温驯,和尚出去,他总是跟在后面,在家时,它就在脚下陪伴。
住了二年,老虎越来越强壮勇猛,人叫它做“跛足虎”(即是瘸了脚的老虎)。每次有客人经过,老虎就乖乖地在客人身边亲昵地走来走去。
于是,远近听闻了这件事的人都说和尚能够伏虎,和尚也很自诩,以为老虎与我很友善。 一日,和尚带着老虎出远门,他的鼻出了很多血,血不止,涌出流到地上。
和尚嫌血污脏,用脚点地上污处,就叫老虎去舔。老虎吃了血,觉得很香甜,嫌它不够多,又嘴馋难忍,于是就扑向和尚,把他吃了。
自此以后,“跛足虎”出没在路上,见人就咬,伤寒了很多人。 意思是说兽性难驯,只要有东西激活它的血性,它就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