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文言文
1.《水浒传》原著(文言文)是什么?
《水浒传》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 官朝贺。
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
天香影里,玉 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 开,白玉阶前停宝辇。
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 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 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
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 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 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
向那班部中,有一大 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 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
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 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 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 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
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 行部队,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
但见: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
风和日暖,时过野 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驰驱紫陌中。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 小官员,出郭迎接。
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 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
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 上清宫!但见: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
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 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 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
阶砌下流水潺?。墙院后好山环绕。
鹤生 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 玛瑙。
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当下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 供养着。
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 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 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 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 计议。”
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 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
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 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 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
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 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 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 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 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
如若心不志 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 诚。
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
2.水浒传的古文 越多越好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描写宋江) 看那人时,怎生模样, 但见: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 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 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 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 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 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
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 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 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 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
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 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曾有一 首《临江仙》赞宋江好处: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
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比武) 梁中书起身,走出阶前来,从人移转银交椅,直到月台栏干边放下,梁中书坐 定,左右祗候两行,唤打伞的撑开那把银葫芦顶茶褐罗三檐凉伞来,盖定在梁中书 背后。将台上传下将令,早把红旗招动。
两边金鼓齐鸣,发一通擂,去那教场中两 阵内,各放了个炮。炮响处,索超跑马入阵内,藏在门旗下;杨志也从阵里跑马入 军中,直到门旗背后。
将台上又把黄旗招动,又发了一通擂,两军齐呐一声喊;教 场中谁敢做声,静荡荡的;再一声锣响,扯起净平白旗,两下众官没一个敢走动胡 言说话,静静地立着。 将台上又把青旗招动,只见第三通战鼓响处,去那左边阵内门旗下看看分开, 鸾铃响处,正牌军索超出马直到阵前,兜住马,拿军器在手,果是英雄豪杰。
但见: 头带一顶熟钢狮子盔,脑后斗大来一颗红缨;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铠甲,腰系一条镀 金兽面束带,前后两面青铜护心镜;上笼着一领绯红团花袍,上面垂两条绿绒缕颔 带;下穿一双斜皮气跨靴;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箭;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 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看那马时,又是一匹好马。
但见: 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冲得阵,跳得溪, 喜战鼓,性如君子;负得重,走得远,惯嘶风,必是龙媒。
胜如伍相梨花马,赛过 秦王白玉驹。 左阵上急先锋索超兜住马,?着金蘸斧,立马在阵前。
右边阵内门旗下看看分开,鸾铃响处,杨志提手中枪出马,直至阵前,勒住马, 横着枪在手,果是勇猛。但见头戴一顶铺霜耀日镔铁盔,上撒着一把青缨;身穿一 副钩嵌梅花榆叶甲,系一条红绒打就勒甲绦,前后兽面掩心;上笼着一领白罗生色 花袍,垂着条紫绒飞带;脚登一双黄皮衬底靴;一张皮靶弓,数根凿子箭;手中挺 着浑铁点钢枪;骑的是梁中书那匹火块赤千里嘶风马。
看那马时,又是匹无敌的好 马。但见: ?分火焰,尾摆朝霞。
浑身乱扫胭脂,两耳对攒红叶。侵晨临紫塞,马蹄迸四 点寒星;日暮转沙堤,就地滚一团火块。
休言南极神驹,真乃寿亭赤兔。 右阵上青面兽杨志拈手中枪,勒坐下马,立于阵前,两边军将暗暗地喝采,虽不知 武艺如何,先见威风出众。
正南上旗牌官拿着销金令字旗,骤马而来,喝道:“奉相公钧旨,教你两个俱 各用心,如有亏误处,定行责罚;若是赢时,多有重赏。”二人得令,纵马出阵, 都到教场中心,两马相交,二般兵器并举。
索超忿怒,抡手中大斧,拍马来战杨志; 杨志逞威,拈手中神枪,来迎索超。两个在教场中间,将台前面,二将相交,各赌 平生本事。
一来一往,一去一回,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撩乱。但见: 征旗蔽日,杀气遮天。
一个金蘸斧直奔顶门,一个浑铁枪不离心坎。这个是扶 持社稷?沙门,托塔李天王;那个是整顿江山掌金阙,天蓬大元帅。
一个枪尖上吐 一条火焰,一个斧刃中迸几道寒光。那个是七国中袁达重生,这个是三分内张飞出 世。
一个是巨灵神忿怒,挥大斧劈碎山根;一个如华光藏生嗔,仗金枪搠开地府。 这个圆彪彪睁开双眼,?查查斜砍斧头来;那个必剥剥咬碎牙关,火焰焰摇得枪杆 断。
各人窥破绽, 那放半些闲。 两个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月台上梁中书看得呆了,两边众军官看了,喝采不 迭,阵面上军士们递相厮觑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 等一对好汉厮杀!”李成、闻达在将台上,不住声叫道:“好斗!”闻达心上只恐 两个内伤了一个,慌忙招呼旗牌官,拿着令字旗,与他分了。将台上忽的一声锣响, 杨志和索超斗到是处,各自要争功,那里肯回马。
旗牌官飞来叫道:“两个好汉歇 了,相公有令。”杨志、索超方才收。
3.水浒传前三回文言文版摘抄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大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权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语谩,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呜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磐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淄。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洪大尉便间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享道:“好教大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尤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下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吝享已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大尉到方丈献茶,再烦汁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殴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
李逵依着他,真个转过那山,忽见路傍有一所庄院。只听的庄里大闹,李逵闯将进去,却是十数个人,都执棍棒器械,在那里打桌击凳,把家火什物,打的粉碎。内中一个大汉骂道:"老牛子,快把女儿好好地与我做浑家,万事干休;若说半个不字,教你们都是个死!"李逵从外入来,听了这几句说话,心如火炽,口似猓生,喝道:"你这伙鸟汉,如何强要人家女儿?"那伙人嚷道:"我们是要他女儿,干你屁事!"李逵大怒,拔出板斧砍去。好生作怪,却是不禁砍,只一斧,砍翻了两三个。那几个要走,李逵赶上,一连六七斧,砍的七颠八倒,横满地;单只走了一个,望外跑去了。
李逵抢到里面,只见两扇门儿紧紧地闭着,李逵一脚踢开,见里面有个白发老儿,和一个老婆子在那里啼哭。见李逵抢入来,叫道:"不好了,打进来了!"李逵大叫道:"我是路见不平的。前面那伙鸟汉,被我都杀了,你随我来看。"那老儿战战兢兢的跟出来看了,反扯住李逵道:"虽是除了凶人,须连累我吃官司。"李逵笑道:"你那老儿,也不晓得“黑爷爷”。我是梁山泊“黑旋风”李逵,见今同宋公明哥哥,奉诏征讨田虎。他每见在城中酒,我不耐烦,出来闲走。莫说那几个鸟汉,就是杀了几千,也打甚么鸟不禁?"那老儿方揩泪道:"恁般却是好也!请将军到里面坐地。"李逵走进去,那边已摆上一桌子酒馔。
话说钮文忠见盖州已失,只得奔走出城,与同于玉麟,郭信,盛本,桑英保护而行,正撞着李逵,鲁智深,领步兵截住去路。李逵高叫道:"俺奉宋先锋将令,等候你这伙败撮鸟多时了!"轮双斧杀来,手起斧落,早把郭信,桑英砍翻。钮文忠吓得魂不附体,措手不及,被鲁智深一禅杖,连盔带头,打得粉碎,撞下马去。二百余人,杀个尽绝。只被于玉麟,盛本,望刺斜里死命撞出去了。鲁智深道:"留下那两个驴头罢!等他去报信。"仍割下三颗首级,夺得鞍马盔甲,一迳进城献纳。
且说宋江大队人马,入盖州城,便传下将令,先教收灭火,不许伤害居民。众将都来献功。宋先锋教军士将首级号令各门。天明出榜,安抚百姓。将三军人马,尽数收入盖州屯驻,赏劳三军诸将。功绩簿上,标写石秀,时迁,解珍,解宝功次。一面写表申奏朝廷,得了盖州,尽将府库财帛金宝,解赴京师,写书由呈宿太尉。此时腊月将终,宋江料理军务,不觉过了三四日,忽报张清病可,同安道全来参见听用。宋江喜道:"甚好。明日是宣和五年的元旦,却得聚首。"
4.水浒传古文版(带译)
话说这卢俊义虽是了得,却不会水;被浪里白条张顺扳翻小船,到撞下水去。
张顺却在水底下拦腰抱住,钻过对岸来。 只见岸上早点起火把,有五六十人在那里等,接上岸来,团团团住,解了腰刀,尽脱了湿衣服,便要将索绑缚。
只见神行太保戴宗传令,高叫将来:「不得伤犯了卢员外贵体!」 只见一人捧出一袱锦衣绣袄与卢俊义穿了。只见八个小喽罗抬过一乘轿。
推卢员外上轿便行。只见远远地早有二三十对红纱灯笼,照著一簇人马,动著鼓乐,前来迎接;为头宋江,吴用,公孙胜,后面都是众头领。
只见一齐下马。卢俊义慌忙下轿,宋江先跪,后面众头领排排地都跪下。
卢俊义亦跪在地下道:「既被擒捉,只求早死!」宋江道:「且请员外上轿。」众人一齐上马,动著鼓乐,迎上三关,直到忠义堂前下马,请卢俊义到厅上,明晃晃地点著灯烛。
宋江向前陪话,道:「小可久闻员外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幸得拜识,大慰平生!却才众兄弟甚是冒渎,万乞恕罪。」吴用向前道:「昨奉兄长之命,特今吴某亲诣门墙,以卖卦为由,赚员外上山,共聚大义,一同替天行道。
」宋江便请卢俊义坐第一把交椅。卢俊义大笑道:「卢某昔日在家,实无死法;卢某今日到此,并无生望。
要杀便杀,何得相戏!」宋江陪笑道:「岂敢相戏?实慕员外盛德,要从实难!」吴用道:「来日却又商议。」当时置酒备食管待。
卢俊义无计奈何,只得默默饮数杯,小喽罗请去后堂歇了。次日,宋江杀牛宰马,大排筵宴,请出卢员外来赴席;再三再四偎留在中间坐了。
酒至数巡,宋江起身把盏陪话道:「夜来甚是冲撞,幸望宽恕。虽然山寨窄小,不堪歇马,员外可看『忠义』二字之面。
宋江情愿让位,休得推却。」卢俊义道:「咄!头领差矣!卢某一身无罪,薄有家私;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若不提起『忠义』两字,今日还胡乱饮此一杯;若是说起『忠义』来时,卢某头颈热血可以便溅此处!」吴用道:「员外既然不肯,难道逼勒?只留得员外身,留不得员外。
只是众兄弟难得员外到;既然不肯入夥,且请小寨略住数日,却送回还宅。」卢俊义道:「头领既留卢某不住,何不便放下山?实恐家中老小不知这般消息。
」吴用道:「这事容易,先教固送了车仗回去,员外迟去几日,却何妨?」吴用便问李都管:「你的车仗货物都有麽?」李固应道:「一些儿不少。」宋江叫取两个大银,把与李固;两个小钱,打发当值的那十个车脚,共与他白银十两。
众人拜谢。卢俊义分付李固道:「我的苦,你都知了;你回家中说与娘子,不要忧心。
我若不死,可以回来。」李固道:「头领如此错爱,主人多住两月,但不妨事。
」辞了。便下忠义堂去。
吴用随即起身说道:「员外宽心少坐,小生发送字都管下山便来。」 吴用一骑马,原先到金沙滩等候。
少刻,李固和两个当值的并车仗头口人伴都下山来。吴用将引五百小喽罗围在两边,坐在柳阴树下,便唤李固近前说道:『你的主人已和我们商议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椅。
此乃未曾上山时预先写下四句反诗在家里壁上。我叫你们知道:壁下三十八个字,每一句头上出一个字。
「芦花滩上有扁舟」,头上「芦」字,「俊杰黄昏独自游」,头上「俊」字;「义士手提三尺剑」,头上「义」字;「反时斩逆臣头」,头上「反」字:这四句诗包藏「卢俊义反」四字。今日上山,你们怎知?本待把你众人杀了,显得我梁山泊行短。
今日姑放你们回去,便可布告京城:主人决不回来!』李固等只顾下拜。吴用教把船送过渡口,一行人上路奔回北京。
话分两头。不说李固等归家。
且说吴用回到忠义堂上,再入筵席,各自默默饮酒,至夜而散。次日,山寨里再排筵会庆贺。
卢俊义道:「感承众头领不杀;但卢某杀了倒好罢休,不杀便是度日如年;今日告辞。」宋江道:「小可不才,幸识员外;来宋江体已备一小酌,对面论心一会,望勿推却。
」又过了一日。次日,宋江请;次日,吴用请;又次日,公孙胜请。
话休絮烦;三十余个上厅头领每日轮一个做筵席。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卢俊义性发,又要告别。宋江道:「非是不留员外,争奈要回;来日忠义堂上安排薄酒送行。
」次日,宋江又梯己送路。只见众领领都道:『俺哥哥敬员外十分,俺等众人当敬员外十二分!偏我哥哥饯行便吃:「砖儿何厚,瓦儿何薄!」』李逵在内大叫道:「我受了多少气闷,直往北京请得你来,却不容我饯行了去;我和你眉尾相结,性命相扑!」吴学究大笑道:「不曾见这般请客的,我劝员外鉴你众薄意,再住几时。
」更不觉又过四五日。卢俊义坚意要行。
只见神机军师朱武将引一班头领直到忠义堂上,开话道:「我等虽是以次弟兄,也曾与哥哥出气力,偏我们酒中藏著毒药?卢员外若是见怪,不肯吃我们的,我自不妨,只怕小兄弟们做出事来,老大不便!」吴用起身便道:『你们都不要烦恼,我与你央及员外再住几时,有何不可?常言道:「将酒劝人,本无恶意。」』卢俊义抑众人不过,只得又住了几。
前后却好三五十日。自离北京是五月的话,不觉在梁山泊早过了两个多月。
但见金风淅淅,玉露冷冷,早是深秋时分。卢俊义一心要归,对宋江诉说。
宋江笑道:「。
5.写出《水浒传》第一回的文言文和白话文
《水浒传》原著即是白话文的方式叙述,以下为原著第一回。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但见: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
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
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
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
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
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队,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但见:遥山叠翠,远水澄清。
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
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驰驱紫陌中。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
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青松屈曲,翠柏阴森。
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
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ؽ。
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
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
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当下上自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因此不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
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
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
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
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
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
当晚各自权歇。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
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
将至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
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
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Ø如平。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
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
6.水浒传中的文言词汇
有这么多呢
鞍马劳倦 不按君臣 不避水火 别出心裁 报仇雪耻
不打不相识 保国安民 不怀好意 搬口弄舌 闭口无言
兵强将勇 不三不四 巴山度岭 杯蛇鬼车 不识局面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不世之业 百无一能 百依百随
表壮不如理壮 不知颠倒 不知疼痒 撑岸就船 从长计较
从长商议 彻里彻外 重峦复嶂 以礼相待 彻里至外
成群作队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垂首丧气 成团打块 喘息未定
藏踪蹑迹 冲州撞府 德薄才疏 大败亏输 独出心裁
大刀阔斧 鼎分三足 大呼小喝 跌脚槌胸 多见广识
倒街卧巷 大街小巷 顿口无言 当面错过 东挪西撮
大请大受 登山涉水 点头会意 掉头鼠窜 多言多语
顿足捶胸 淡妆轻抹 风兵草甲 放刁把滥 纷纷洋洋
贩夫皂隶 发昏章第十一 翻江搅海 风门水口 扶墙摸壁
扶危济困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佛性禅心 逢凶化吉 风行雷厉
飞檐走壁 飞针走线 过府冲州 冠屦倒施 鬼哭神惊
寡情薄意 骨肉未寒 高山峻岭 观形察色 高姓大名
改邪归正 狗血淋头 归心如箭 归心似箭 观者如垛
魂不着体 魂飞魄荡 花街柳巷 话里藏阄 横七竖八
回生起死 魂消胆丧 花枝招颤 积草屯粮 箭穿雁嘴
脚高步低 近火先焦 挤眉弄眼 家破人离 吉日良时
极天罔地 急先锋 将遇良材 将遇良才 口出狂言
恐后无凭 看景生情 开眉展眼 里勾外连 捋虎须
路见不平 踉踉跄跄 柳眉踢竖 泪如雨下 两相情愿
明明白白 民穷财尽 民穷财匮 漫天遍地 面色如土
买上嘱下 满天飞 买笑迎欢 目睁口呆 捏脚捏手
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