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之不易文言文启示(《处之不易》的意思及启示)
1.《处之不易》的意思及启示
处之不易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人不能因为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和志向。不论所处的环境是贫还是富、是贵还是贱,都要保持一个安贫乐道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 四〇》。
原文如下: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译文: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之后,正赶上水涝欠收。殷仲堪每天只吃五碗,没有别的饭菜。饭粒掉在餐桌上,就捡起来并且吃掉它们。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也由于他的生性朴素。
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的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也不会改变。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登上高枝,就抛弃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善用作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处之不易
2.处之不易文言文翻译概括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之后,正赶上水涝欠收。殷仲堪每天只吃五碗,没有别的饭菜。饭粒掉在餐桌上,就捡起来并且吃掉它们。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也由于他的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的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也不会改变。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登上高枝,就抛弃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启示
1.不论所处的环境是贫还是富、是贵还是贱,都要保持一个安贫乐道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
2.人不能因为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和志向。
人物形象
殷仲堪是一个勤俭节约,不因自己是官儿觉得高人一筹,为人民作表率,有安贫乐道之志的人。
米青rui.
3.文言文处之不易中“不易”是什么
(1)指不可改变的。
《易·乾》:“不易乎世。”王弼注:“不为世俗所依易也。”
(2)指年岁不好,有困难。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岁之不易。”杜预注:“言岁有饥荒之难。”
(3)易学词语,指“易”的含义之一。语出《易纬·乾凿度》、郑玄《易赞》、《易论》。指《周易》变易的规律本身是相对不变的,是可以感知的,说明事物运动规律的相对静止状态和相对稳定性。《周易·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位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郑玄认为不易是从至变之中,借得其不变之则。《周易》六十四卦的爻位是固定的,初义、二爻为地位,五、上爻为天位,三、四爻为人位,不可改变。后世俗家认为天尊地卑,阴阳刚柔之理是不变的。《易纬·乾凿度》:“不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尊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似非本意,真正“不易”的是指“道”或“大极”,即大自然规律本质。
希望能够帮助你,满意还望采纳哦~
·
4.世说新语 处之不易
1.【译文】 殷仲堪就注荆州刺史以后,正遇上水灾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其他荤菜;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马上捡起来吃了。
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一个州的长官,就认为我把平素的生活习惯抛弃了,现在我的这种习惯并没有变。
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我的话!” (肴):饭菜 (啖):吃 (其):代指`殷仲堪 (以):因为 2.殷仲堪就注荆州刺史以后,正遇上水灾歉收 3.做人不要忘本```成功了也不要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