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终于回来了(怎么翻译文言文《焚券了债》?)
1.怎么翻译文言文《焚券了债》?
文言文《焚券了债》具体翻译全文如下:战国时代,齐国孟尝君有一个门客冯谖。
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去薛城收债。冯谖向孟尝君辞行,并请示:“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吗?”孟尝君顺口答道:“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冯谖驱车来到薛城,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免去所有的欠款,并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不已,皆呼万岁。
冯谖随即返回,一大早便去求见孟尝君,孟尝君没料到他回来得这么快,半信半疑地问:“债都收完了吗?”冯谖答:“收完了。”“那你给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又问。
冯谖不慌不忙地答:“您让我看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到您有用不完的珍宝,数不清的牛马牲畜,美女也站满庭院,缺少的只有‘义’,因此我为您买‘义’回来了。 ”孟尝君不知所云,忙问“买义”是什么意思。
冯谖就把事情经过说了。孟尝君听罢心里很不高兴,只得悻悻地说“算了吧!”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于齐王而被赶出国都,只好回到薛城。
当孟尝君的车子距薛城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您为我所买的‘义’,今天终于看见了!”以上讲的就是“焚券市义”的故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12分)魏相字弱翁,济阴? 爱问
【答案】【小题1】B【小题1】A【小题1】B【答案解析】【小题1】恐:恐怕、担心【小题1】④是怕获罪。
⑤后人状告。【小题1】武库令考虑到当丞相的父亲刚死,少了支柱,而魏相治政甚严,担心有一天会获罪,故而擅自离职跑了。
文言文参考译文;魏相,字弱翁,是济阴定陶人,后来迁徙到平陵。他年轻时学习过《易》,做过郡里的卒史,曾被举为贤良,因为对策答问名次在前,做了茂陵令。
不久,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宾客来到茂陵,诈称御史桑弘羊要来客舍了,县丞没有按时去谒见这个宾客,宾客发怒就把县丞捆绑起来。 魏相怀疑这个宾客有奸诈,就把他抓了起来,经拷问了解了他的罪行,判决将这个宾客在集市处死,因此茂陵治理得很好。
后来魏相升迁为河南太守,禁止坏人恶事,地方上的豪强十分畏服。正巧这时丞相车千秋死了,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过雒阳兵器库的长官,他看到父亲死了,可是魏相治理郡事十分严格,恐怕时间长了会受罪责,就自已辞去了官职。
魏相派手下的使掾追赶想喊他回来,终于不肯回来。魏相自己遗憾地说:“大将军听到这个长官辞职,一定会认为我因为丞相死后而不能礼遇他的儿子。
也会使那些当世的权贵们责备我,危险啊!”车千秋这个做武库长官的儿子往西到了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责备魏相说:“年幼的新皇帝刚刚继位,认为函谷关是保卫京师的坚固之地,兵器库是精兵聚集的地方,所以任命丞相的弟弟做函谷关的都尉,任命他的儿子做兵器库的长官。 现在河南太守不深切考虑国家大计,只是看到丞相死了就斥逐他的儿子,这是多么浅薄的举动啊!”后来有人告魏相滥杀无罪的人,此事下到了主管的官署。
河南的卒戍中任都官的有二三千人,阻拦大将军,自我表白说愿意多在军队服役一年来赎河南太守的罪。河南的老弱者有万余人守着函谷关想要进去给皇上上书,函谷关的官吏把这件事报告了上级。
大将军因为武库长官辞职的事,就把魏相交给廷尉治罪。魏相在监狱关了很久过了冬天,正巧赶上大赦才出狱。
又有皇上的诏令让魏相去做茂陵的县令,后来又升迁为杨州刺史。朝廷考查郡国的国相们,多数被贬谪过。
魏相与丙吉关系很好,这时丙吉是光禄大夫,给魏相的信中说:“朝廷已经非常了解您的成绩与行为,将要起用你了。 愿你慎重行事自我尊重,修炼自身的才能。”
魏相认为丙吉的话很对,因而把自己的威严收敛起来。任刺史两年后,被朝廷征召为谏大夫,又转为河南太守。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
【答案】【小题1】C 【小题2】BD【小题3】(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2)(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小题4】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归”归还之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常见的虚词的含义做归纳总结。A,第一个“于”为“在”,第二个“于”为“向”;B,“而”为转折义,“但是”C,第一个“以”为“因为”,第二个“以”为“凭借”;D,“为”、“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这里省略主语,根据下文应山县人为其送丧可知,是连处士去世,弟弟将其送回。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文言文难度不大,但要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
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
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
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
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
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4.终于等到故人归来用文言文怎么说
1、《约客》
[ 宋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夜雨寄北》
[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3、《逢入京使》
[ 唐 ]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人日思归》
[ 南北朝 ]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译文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5、《秋风词》
[ 唐 ]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