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军校文言文阅读真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题 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题 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

    试题答案:小题1:因时光流逝而惊梦。

    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

    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

    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每点一分,四点就可) 小题2:①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③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答对任意2种手法即可。其中手法正确可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老军校文言文阅读答案,老军校文言文答案,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

    2.求短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和翻译

    希望能帮到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十八年,应诏上书,极论得失。末言:“寿宁侯张鹤龄①招纳无赖,罔利贼民。”

    鹤龄奏辨,摘疏中“陛下厚张氏”语,诬梦阳讪母后②为张氏,罪当斩。时皇后有宠,后母金夫人泣诉帝,帝不得已系梦阳锦衣狱。

    寻宥出,夺俸。金夫人诉不已,帝弗听。

    左右知帝护梦阳,请毋重罪,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帝又弗许,谓尚书刘大夏曰:“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他日,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堕二齿,寿宁侯不敢校也。

    孝宗崩,武宗立,刘瑾等八虎③用事,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梦阳进曰:“公大臣,何泣也?”文曰:“奈何?”曰:“比言官劾群阉,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

    去若辈易耳。”文曰:“善”,属梦阳属草。

    会语泄,文等皆逐去。既而瑾摭他事下梦阳狱,将杀之,康海为说瑾,乃免。

    瑾诛,起故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副使属总督,梦阳与相抗,总督陈金恶之。

    会揖巡按御史,梦阳又不往揖,且敕诸生毋谒上官,即谒,长揖毋跪。御史江万实亦恶梦阳。

    淮王府校与诸生争,梦阳笞校。王怒,奏之。

    诏下总督金行勘,金檄布政使郑岳勘之。万实复奏梦阳短,参政吴廷举亦与梦阳有隙,上疏论其侵官。

    诏遣大理卿燕忠往鞫,召梦阳,羁广信狱。诸生万余为讼冤,不听。

    劾梦阳陵轹④同列,挟制上官,遂以冠带闲住去。 梦阳既家居,益跅弛⑤负气,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名震海内。

    宁王宸濠反诛,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被逮。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力救之,削籍。

    顷之卒,弟子私谥文毅。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四·李梦阳》,有删改。)

    【注】①张鹤龄:孝宗张皇后弟,时封寿宁侯。 ②母后:这里指皇后。

    ③八虎:明正德年间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 ④陵轹:欺压,欺蔑。

    ⑤跅弛:放荡不循规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招纳无赖,罔利贼民 贼:以……为贼 B. 属梦阳属草 属:同“嘱”,嘱咐 C. 且敕诸生毋谒上官 敕:命令 D.诏遣大理卿燕忠往鞫 鞫:审理,审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击以马棰,堕二齿 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 B. 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 既而瑾摭他事下梦阳狱 C. 康海为说瑾,乃免 诸生万余为讼冤 D.总督陈金恶之 顷之卒 7.时人评李梦阳,言其“为人强直”。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梦阳“为人强直”的一组是(3分) ①应诏上书,极论得失。 ②请毋重罪,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

    ③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 ④康海为说瑾,乃免。

    ⑤梦阳又不往揖,且敕诸生毋谒上官,即谒,长揖毋跪。 ⑥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

    A. 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因弹劾张鹤龄,被囚在锦衣狱。不久被赦免放出,剥夺俸禄。

    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张鹤龄,李梦阳用马鞭打落张两颗牙齿。 B. 武宗即位后,刘瑾等八虎当权,干扰朝政。

    尚书韩文让梦阳执笔草拟奏疏弹劾宦官,事败,李梦阳被刘瑾关在狱中,依靠康海说情才被释放。 C. 宁王朱宸濠谋反被杀,李梦阳因为与他结党谋反,被御史周宣弹劾,关进监狱。

    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极力解救,李梦阳才免于牢狱之苦,但被革职。 D. 纵观李梦阳的宦海生涯,他指斥国戚、弹劾阉竖、顶抗总督,拒揖御史,鞭打淮王府校,为此几番下狱,可谓清节不渝、胆气过人。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3分) ②比言官劾群阉,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

    (4分) ③参政吴廷举亦与梦阳有隙,上疏论其侵官。(3分) 5、A(贼:伤害,残害。)

    6、C(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B.连词,表顺承关系/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C.均为介词,替,给。D.代词,代李梦阳/衬音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 7、A(强直:刚强正直。①③⑤是李梦阳强直的表现。

    ②是皇帝左右的人所言所行;④是康海替梦阳说情,梦阳才免于被杀;⑥是表现李梦阳的放荡不羁。) 8、C(原文讲“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而C项却说“李梦阳因与他结党谋逆,被御史周宣弹劾”,这就颠倒了句间关系,强加了因果,误解了原文。)

    9、①你们想用杖刑击毙李梦阳罢了,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快慰左右的心!(后句或译为:我岂能杀害耿直的大臣来使左右的人高兴!) (“宁”“快”各1分,句意1分。宁:岂,难道;快:使……高兴,快慰。)

    ②近来言官(或译为:谏官)弹劾众宦官,阁臣正极力支持他们的奏章,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拜伏宫阙据力相争(或译为:您如果能率领各位大臣直接上书据力相争),阁臣必定响应你们。(“比”“持”“诚”各1分,句意1分。

    比:近来;持:支持;诚:果真,如果。) ③参政吴廷举也与李梦阳有矛盾,便上疏参劾李梦阳冒犯上官。

    (“隙”“侵官”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军校,真题,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

    【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A【小题4】(1)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取得富贵,(而)碌碌无为与世间万物一同了结(自己的一生),是值得羞耻的。

    (以:在;碌碌:碌碌无为,平庸;可:值得;“……可羞也”判断句式;以上各1分,句意1分,共5分)(2)潘美暗地派兵袭击它,就占领了这个地方。 于是囤积粮食驻扎军队来防守此地,从此北部边境因而安宁。

    (潜:暗中派遣,秘密出动;因:于是,就;自是:从此、由此;北边:北部边境;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答案解析】【小题1】(造:到达)【小题2】(①是宋太祖的行为,潘美仅仅是执行命令。 ②不能表现军事才能⑤只是行动。)

    【小题3】(张冠李戴。在广州城北拒战的是刘鋹的弟弟,不是他本人。)

    【小题4】略译文潘美字仲洵,大名府人,父亲潘璘任军校官守卫常山。潘美年少时,洒脱豪爽,曾经对他的乡人说:“后汉气数将尽,凶恶的官吏胡作非为,国家有改朝换代的征兆。

    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取得富贵,却碌碌无为与世间万物一同了结(自己的一生),是值得羞耻的。”宋太祖对待潘美一向优厚,到受禅即位后,命令潘美先到汴京拜见后周执政官,传达圣旨,晓谕中外。

    陕军将帅袁彦凶残蛮横,信任一群小人,喜欢杀人,贪占财物,并且善于用兵。 宋太祖担心他发动兵变,就派遣潘美监督他的军队来对付他。

    潘美单人独马前往告诫,认为天命已有归属,应该遵循做人臣的本分,袁彦于是入朝觐见。皇上高兴地说:“潘美不杀袁彦,能使他来朝觐见,成就了我的意愿。”

    岭南刘鋹多次进犯桂阳、江华,潘美率兵击退了他们。 开宝三年,征讨岭南,任命潘美担任朗州团练使,进军并攻克了富州,刘鋹派遣将领率兵一万多人来救援,两军相遇激战,潘美大破敌军,于是攻克贺州。

    十月,又攻下昭、桂、连三个州。西江各州依次投降。

    进驻韶州。刘鋠又派他的弟弟刘保兴率兵抵抗,潘美就率领精兵兼程赶到栅头。

    在距离广州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刘鋹十五万士兵依靠高山深谷,加固壁垒等待,潘美趁机修筑堡垒休整士兵,与各位将领谋划说:“敌人编竹木当作栅栏,如果用火来进攻,他们必定溃乱。趁势用精锐部队从两面夹攻他们,这是万分周全的策略。”

    于是分派兵丁几千人,每人拿着两把火炬,从小路来到敌人的栅栏之下。 到了夜晚,千万只火炬一齐点燃,碰巧天刮大风,火势很猛。

    刘鋹众兵慌乱,潘美指挥士兵猛烈进攻他们,刘鋹军队大败,斩杀数以万计。长驱直入到了广州,刘鋹把他的府库全都焚毁,于是攻克了广州,擒获刘鋹送到京城,贴出布告,让天下的人都知道。

    七年,商议征讨江南。 十月,任命潘美为升州道行营督监,与曹彬一同前往,进驻秦淮。

    当时渡船没有准备好,潘美下达命令说:“我接受皇上诏令,率领勇猛果敢的将士数万人,期望一定胜利,难道被一条衣带那样宽的江水阻挡而不能直接渡江吗?”于是举起旗帜率先涉水而过,大军紧随其后,吴军大败。 等到采石矶浮桥架设成功,吴人乘二十余艘战舰擂鼓逆水而上,以求取战利。

    潘美指挥士兵奋勇进攻,夺取他们的战舰,擒获他的将领郑宾等七人,又攻破他的城南水砦,分派战船和军队守护。金陵被平定,潘美因功被封为宣徽北院使。

    太平兴国初,改任南院使。四年,下令派遣将领征伐太原,潘美担任北路都招讨,部署各路将领进攻讨伐,并州于是被平定。

    接着征伐范阳,让潘美掌管幽州府行政事务。到班师回朝时,命潘美兼任三交都部署之职,留下来屯兵驻守北部边境。

    距离三交西北三百里,有一个叫固军的地方,那里地势险要,是北方边境的咽喉要道。潘美暗地派兵袭击它,就占领了这个地方。

    于是囤积粮食驻扎军队来防守此地,从此北部边境因此而安宁。 潘美曾经巡视各地,到达代州,喂了马,在寝褥上吃过早饭以后时间不长,辽国一万多骑兵来犯,已靠近边塞,潘美领着众士兵发誓,然后口含木片悄悄奋勇出击,大破敌军。

    封为代国公。八年,改任忠武军节度使,加封为韩国公。

    雍熙三年,皇上下诏,命令潘美及曹彬、崔彦进等人率兵北伐,潘美单独夺得寰、朔、云、应等州。 第二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老军校文言文阅读真题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