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出名的文言文(有没有描写刘禹锡的文言文?)
1.有没有描写刘禹锡的文言文?
1、《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三》(卷一百八十一)《刘禹锡传》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卷一百六十四)《刘禹锡传》3、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1、《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三》(卷一百八十一)《刘禹锡传》:【原文】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
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素善韦执谊。时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颇冯藉其势,多中伤士。
若武元衡不为柳宗元所喜,自御史中丞下除太子右庶子;御史窦群劾禹锡挟邪乱政,群即日罢;韩皋素贵,不肯亲叔文等,斥为湖南观察使。凡所进退,视爱怒重轻,人不敢指其名,号“二王、刘、柳”。
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
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
始,坐叔文贬者八人,宪宗欲终斥不复,乃诏虽后更赦令不得原。然宰相哀其才且困,将澡濯用之,会程异复起领运务,乃诏禹锡等悉补远州刺史。
而元衡方执政,谏官颇言不可用,遂罢。禹锡久落魄,郁郁不自聊,其吐辞多讽托幽远,作《问大钧》、《谪九年》等赋数篇。
又叙:“张九龄为宰相,建言放臣不宜与善地,悉徙五溪不毛处。然九龄自内职出始安,有瘴疠之叹;罢政事守荆州,有拘囚之思。
身出遐陬,一失意不能堪,矧华人士族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议者以为开元良臣,而卒无嗣,岂忮心失恕,阴责最大,虽它美莫赎邪!”欲感讽权近,而憾不释。久之,召还。
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帝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它人,尤不可赦。”
度不敢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终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赀以给也。凡学官,春秋释奠于先师,斯止辟雍、頖宫,非及天下。
今州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子意。汉初群臣起屠贩,故孝惠、高后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元帝时,韦玄成遂议罢之。
夫子孙尚不敢违礼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道而欲违之。《传》曰:“祭不欲数。”
又曰:“祭神如神在。”与其烦于荐飨,孰若行其教?今教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儒者所宜疾。
窃观历代无有是事。武德初,诏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祭。
贞观中,诏修孔子庙兖州。后许敬宗等奏天下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立社。
玄宗与儒臣议,罢释奠牲牢,荐酒脯。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使御史中丞王敬从以明衣牲牢著为令,遂无有非之者。
今夔四县岁释奠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于学无补也。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春秋祭如开元时,籍其资半畀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州县进士皆立程督,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游玄都》诗,且言:“始谪十年,还京师,道士植桃,其盛若霞。
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以诋权近,闻者益薄其行。
俄分司东都。宰相裴度兼集贤殿大学士,雅知禹锡,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为苏州刺史。以政最,赐金紫服。
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复分司。
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
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始疾病,自为《子刘子传》,称:“汉景帝子胜,封中山,子孙为中山人。
七代祖亮,元魏冀州刺史,迁洛阳,为北部都昌人,坟墓在洛北山,后其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德宗弃天下,太子立,时王叔文以善弈得通籍,因间言事,积久,众未知。
至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翰林学士,阴荐丞相杜佑为度支、盐铁使。翌日,自为副,贵震一时。
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
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由是及贬。”
其自辩解大略如此。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卷一百六十四)《刘禹锡传》:【原文】刘禹锡。
2.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2、《秋风引》唐代: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译文: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3、《和乐天春词》唐代: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译文: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4、《蜀先主庙》唐代: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译文: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5、《忆江南·春去也》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译文:春光去时离情依依,像在感谢留恋她的洛阳人。
柔弱的柳条随风飘扬,像举起衣袖告别离去的春;丛生的兰花被露水沾湿,像惜春的泪水湿透了罗巾;那伤春的美女独坐庭院,望着柳和花将愁眉皱紧。春光正在离去啊,都来珍惜这阳光灿烂的暮春天。
那小溪的潺潺流水上,还漂浮着美丽的桃花花瓣;最好是默默无语地看呀想呀,沉醉在竹叶酒的酒杯前。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春景,只盼天天遇上万里无云的晴天。
3.求刘禹锡著名的诗句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v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