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洽传文言文翻译(陈洽传文言文翻译)

    1.陈洽传 文言文翻译

    陈洽,字叔远,武进人。他好古勤学,与兄陈济、弟陈浚都有名。洪武年间,他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他曾奉命阅军,只要从他眼前一过,他便能记下来。有的人再来一次,总是被他斥退。皇上嘉奖他有才能,赐给他金织衣。父亲戍守五开亡故,陈洽奔丧。正值蛮人反叛,道路阻塞,陈洽冒险间道而行,终于背着父亲遗骨回来。建文年间因茹王常的推荐,被召回任文选司郎中。

    太祖即位后,他被升为吏部右侍郎,又改为大理寺卿。安南战事开始时,朝廷命陈洽赴广西,与韩观挑选士卒从征。到大军出发时,遂命他参赞军务,主管粮饷。安南平定后,陈洽转为吏部左侍郎。当时黄福掌管布政、按察二司事务,政策上专务宽大,安抚安南人民。陈洽选拔有才能的人,振肃风纪,核实将士功罪,设置土官,处理军队粮饷,都办得有条不紊。回到朝廷后,皇上命他兼代礼部、工部事务。永乐七年(1409),他又参佐张辅的部队讨伐简定,将其平定。回来后,随从皇上北征,与张辅在塞外练兵。九年,他又与张辅前往交趾,讨伐陈季扩。五年之后,他升为兵部尚书,又留下赞佐李彬军事。

    仁宗将黄福召回,以陈洽掌管布政、按察二司,仍参佐军务。宦官马骐贪婪残暴,陈洽无法控制,致使安南反叛者四起,而黎利尤为凶狠狡猾。而荣昌伯陈智、都督方政无能为力,贼寇的势力越来越大。陈洽上疏说:“贼人虽然请求投降,但他们内怀诡诈,到党羽逐渐壮大后,将不可控制。乞请传谕诸将从速灭贼,不要为贼人所收买。”宣宗颁敕严厉责备陈智等人,令他们进兵,他们又败于茶笼州,皇上于是削去陈智、方政的官职和爵位,命成山侯王通佩征夷将军印前往征讨,陈洽仍赞佐其军事。宣德元年(1426)九月,王通到达交趾。十一月进军应平,到达宁桥。陈洽与将领们说地形险恶,恐怕有伏兵,应该驻扎下来察看贼人动静。王通不听,指挥部队径直渡江,结果陷在泥淖中。贼人伏兵齐起,官军大败。陈洽跃马冲入敌阵,因受伤过重而坠下马。左右想把他扶回去,陈洽瞪眼呵叱道:“我作为国家大臣,食禄四十年,报国就在今日,义不苟且而生还!”挥刀杀死数名贼人后,自刎而死。事情报到朝廷后,皇上叹道:“大臣以身殉国,一代能有几人?”赠少保,谥节愍。授予他的儿子陈枢为刑科给事中。

    王彪之传文言文翻译,戚继光传文言文翻译,马文升传文言文翻译

    2.《汉书•傅介子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作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

    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①“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

    ”介子至龟兹,复责龟兹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者从乌孙还,在此。”

    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

    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②即出黄金币以示译。

    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 介子与坐饮,列物示之。

    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其贵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

    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汉书•傅介子传》)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遮:拦截B.王谢服 谢:感激C.于是,白遣之 遣:派遣D.介子与士卒赍金币 赍:携带【现场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B项的“谢”字,根据前文的介子对“王”的指责,和句中的“服”(顺服),这里解释为“谢罪”比较合适。【参考答案】B(谢:谢罪)2.将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译文:。

    (2)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

    译文:。【现场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涉及文言实词、虚词,文意理解等内容。

    解答此题,要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按照直译的原则,确认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中的“属”译为“刚刚”,“道”译为“取道”;(2)“示”译为“让……看”,“报”译为“报告”“汇报”。

    【参考答案】①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 ②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

    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傅介子“智勇”的一组是①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②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③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④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⑤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⑥士刺王者皆补侍郎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现场解析】考查把握人物个性的能力,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干展示傅介子的个性特征“智勇”,即“智慧”“胆识”两个方面,解题方法是以“智勇”为标准对每个备选项进行筛选,确认。 ③“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写皇帝的嘉奖⑥陈述“士刺王者”与介子关系不大。

    【参考答案】A。4.下列对原文内容与技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过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他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教唆匈奴拦截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C.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表现了他对大汉的忠心。

    D.介子刺杀楼兰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集中表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现场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人手法的理解能力,涉及到作者情感态度、人物的性格、写人的方法等。

    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 C项路过的是“龟兹”,没有防范之心的也是“龟兹王”。

    【参考答案】C。【参考译文】傅介子是北方人,因参军当了官。

    从前,龟兹、楼兰都曾杀害过汉朝的使者。元凤年间,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到了楼兰,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堵截杀害汉朝使者:“汉朝大部队刚到,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说:“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

    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介子于是率领他的部下杀了匈奴使者。

    介子回到汉朝后,把这件事奏给皇上,皇上下诏书受于介子中郎的官职,又改为平乐监。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而不去讨伐,就没有惩罚的办法了。

    介子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人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其它各国示威。”大将军说:“龟兹路远,暂且到楼兰试一下。”

    于是,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

    到了楼兰。

    文言文,翻译,黄洽传

    3.高考求助,求古文张洽字元德至学兴,即谢病去一文翻译

    原文: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

    父绂,第进士。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

    尝取管子所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之语,以为穷理之要。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曰:“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

    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本于官,乡人利之。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

    湖右经界不正,弊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洽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产业之数投于匮,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

    其后十余年,讼者犹援以为证云。 改袁州司理参军。

    有大囚,讯之则服,寻复变异,且力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而逮系者甚众。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

    有盗黠甚,辞不能折。会狱有兄弟争财者,洽谕之曰:“讼于官,祗为胥吏之地,且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辞气恳切,讼者感悟。

    盗闻之,自伏。民有杀人,贿其子焚之,居数年,事败,洽治其狱无状,忧之,且白郡委官体访。

    俄梦有人拜于庭,示以伤痕在胁。翌日,委官上其事,果然。

    守以仓禀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干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

    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仓庾所入以白守曰:“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

    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

    守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家。 知永新县。

    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也。洽大怒,亟执付狱,明日以上于郡,黥之。

    湖南酃寇作乱,与县接壤,民大恐。洽单车以往,邑佐、寓士交谏,弗听。

    至则寇未尝至,乃延见隅官,访利害而犒之,因行安福境上,结约土豪,得其欢心。未几,南安舒寇将犯境,闻有备,乃去。

    以江东提举常平荐,通判池州。狱有张德修者,误就人以死,狱吏诬以故杀,洽讯而疑之,请再鞫,守不听。

    会提点常平袁甫至,时方大旱,祷不应,洽言于甫曰:“汉、晋以来,滥刑而致旱,伸冤而得雨,载于方册可考也。今天大旱,焉知非由德修事乎?”甫为阅款状于狱,德修遂从徒罪。

    复白郡请蠲征税,宽催科,以召和气,守为宽税。三日果大雨,民甚悦。

    洽数以病请祠,至是主管建昌仙都观,以庆寿恩赐绯衣、银鱼。 时袁甫提点江东刑狱,甫以白鹿书院废弛,招洽为长。

    洽曰:“嘻,是先师之迹也,其可辞!”至则选好学之士日与讲说,而汰其不率教者。凡养士之田乾没于豪右者复之。

    学兴,即谢病去。 译文: 张洽,字元德,临江清江人。

    父张绂,中进士。张洽年少时非常聪明,跟从朱熹读书,《六经》传注以下的,都能领会其主旨,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类的书,无所不读。

    曾引用管子所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的话,作为追求至理的座右铭。朱熹夸奖他的坚定志向,对黄干说:“所指望将这个”道“永久传下去,就靠你们二三个不多的人了。”

    当时实行社仓法,张洽通过县里,贷平价米三百石,在里中建粮仓,六年后还本给县里,乡人得利。嘉定元年考上进士,被任命为松滋尉。

    当时洞庭湖西一带土地分界不清,弊端越来越严重,张洽报请上面推行推排法,这个任务交给了张洽。张洽于是责令民众自己据实填写土地疆界、产业等投放在柜子里,就按这些数据逐一核实,贪官奸民无所藏匿。

    过了十余年,打官司还常援引它作为证据。 张洽改任袁州司理参军。

    有一大囚犯,审讯他就服,一会儿就变卦,并且力能动摇官吏,造成多年不决,因此逮捕关押的人很多。张洽将此案上报提点刑狱司,杀了他。

    另有一个盗贼特别狡猾,供词让人无法判决。恰逢狱中有兄弟争财的,张洽诚意地说:“诉讼对于官方来说,(祗同祇)仅仅为基层小吏的地盘,况且,用冒触犯法律的风险来求取赢得官司,能比得上各守本分以保全兄弟手足之情吗?”言辞语气恳切,打官司的兄弟顿时领悟。

    那个狡猾的盗贼听到后,自愿服罪。民间有一个杀人的人,给好处让他的儿子烧掉现场证据,几年后,案情败露,张洽审理此案并没有得到招供,很为这件事忧虑,并且告诉郡里委托官员调查。

    忽然梦见有人到庭跪拜,显示出他的伤痕在胁部。第二天,派去调查的人汇报,果然是这样的。

    郡守因仓库空虚,牵连管库人员二十多家,上面让张洽调查,张洽调查得知是都吏卖掉的。都吏,这个州的大蛀虫,曾在这个仓库没得到好处,因此用这种办法害人。

    张洽估量到郡守的决心很坚决,暂且先关押都吏,而密令统计仓库的入项上报郡守说:“你所关押的二十余家,都是小吏。现在比较几年来仓库的收入,比以前还多,以此来看,那些小吏冤枉了。

    你肯定不忍心看到小吏的冤枉,而关押无罪的家人吗?如果怪罪小吏,一点小过可以免处。”郡守醒悟,因而罢免了都吏,免除了所关押的那些家人。

    他当永新县知县。一天,有人进见告诉说,听到狱中有拷打声,原来是狱吏受贿,找机会拷打被囚禁的人让他诬服。

    张洽大怒,马上将它关起来,第二天。

    4.请翻译下面文言文

    (一) 五月戊申(二十六日),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仪式,把国君之位传给赵何。

    赵何祭祀宗庙之后,登位治理政事,他属下的大夫都成为朝廷大臣。又任命肥义为相国,并尊称为国君老师。

    赵武灵王自称“主父”。赵主父想让儿子在国中治事,身穿胡人服装率领文臣武将去攻打西北胡人领地。

    他计划从云中、九原向南袭击秦都咸阳,便自己扮作使者,前往秦国,想借此来侦察秦国地形及秦王的为人。秦王没有觉察,事后觉得此人相貌伟岸不凡,不像是臣子能有的风度,派人急忙去追赶他;而赵主父一行已经出了边关。

    经过一番盘问调查,秦国人才知道他就是赵主父,大惊失色。 齐王、魏王在韩国相会。

    秦国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市。秦王派人给楚王送信,写道:“起初我与你约定两国为兄弟之邦,在黄棘盟誓,派楚太子到秦国为人质,彼此关系欢洽。

    不料楚太子辱杀我的重臣,不辞而别,使我无比愤慨,才派兵攻入你的境内。现在听说你又让太子到齐国充当人质,以求和解。

    我国与你们楚国互相接壤,结为婚姻亲家,要是秦、楚关系如此恶化,就无法号令其他国家。我想与你在武关会面,当面约定,结成友好同盟。

    这是我真心的愿望!”楚王十分为难,赴约怕落入圈套,不去又怕秦国更加恼怒。昭睢说:“大王不能去,应该赶快调兵固守。

    秦是虎狼之国,早有吞并各国的野心,决不可信任!”楚怀王的儿子芈兰却劝怀王去,于是怀王前往秦国。秦王让一位将军假扮为秦王,在武关伏下重兵,楚怀王一到便闭上关门,把他劫持到了西边的咸阳。

    又命令怀王朝拜秦国章台宫,行属国使臣的礼节,并逼迫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怀王要求举行盟誓,秦王却坚持楚国先交出割地。

    楚怀王十分愤怒地斥责说:“秦王欺骗了我,还想用强暴逼迫我割地!”不再答应。秦国便把他扣留下来。

    楚国大臣十分震惊,互相商议说:“我们的君王扣在秦国回不来,被要胁崐割地,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如果齐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楚国就完了。”便打算拥立一位在国内的王子继位为王。

    昭睢反对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外国,现在我们违背君王的意旨去立其他儿子,实在不妥当。”于是假称楚王去世,到齐国去要求迎回太子。

    齐王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不如扣下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齐相说:“不可,如果楚国另立一王,我们就空有人质而落个天下指责的不义名声。”

    那人又说:“不怕,如果楚国新立一王,我们可以和新王作交易:‘给我下东国,我替你杀死太子,不然的话,我们就联合三个国家立太子为楚王。’”但齐王还是听从了国相的意见,归还楚太子,楚国便立太子为楚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名望,派泾阳君为齐国人质,邀请孟尝君前来。孟尝君到了秦国,秦王任命他为丞相。

    5.文言文翻译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

    译文:“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

    1、出自:《宋史·张洽传》

    2、原文: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日:“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

    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本于官,乡人利之。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湖右经界不正,弊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洽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产业之数投于匮,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其后十余年,讼者犹援以为证云。

    改袁州司理参军。有大囚,讯之则服,寻复变异,且力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而逮系者甚众。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有盗黠甚,辞不能折。会狱有兄弟争财者,洽谕之日:“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辞气恳切,讼者感悟。盗闻之,自伏。

    郡守以仓廪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仓不获,故以此中之。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仓庾所入以白守日:“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守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家。知永新县。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也。洽大怒,亟执付狱,明日以上于郡,黥之。

    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所交皆名士,皆敬慕之。3、译文: 张洽字元德,是临江郡清江人。张洽小时候聪慧过人,跟从朱熹读书,从《六经》传注开始,都要探究典籍的宗旨所在,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佛家之类的书,无所不读。朱熹赞赏他志向坚定,对黄干说:“我寄望于保持道统永远传续,像你们这样的没有几个人啊。”当时施行社仓法,张洽向县里请求,借贷三百石常平仓里的米,在里中设立粮仓,六年之后将所借粮米归还官府,乡里人因此而受益。嘉定元年,张洽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松滋县尉。湖右的土地分界不清,弊端日益严重,张洽请求推行推排法,县令将此事交给了张洽。张洽于是责令百姓自己核实自家的土地疆界和产业的数目,将结果投放在柜子里,他就查验核算依次排列,这样官吏的奸行就无从隐藏了。十多年以后,打官司的人还援引它作为证据。

    张洽改任袁州司理参军。有个大囚犯,一审讯他就服罪,不久又变卦,而且有能力使官吏摇摆不定,案件多年没有判决,因此逮捕关押的人很多。张洽将此案上报提点刑狱,杀了他。有一个盗贼特别狡猾,用言辞不能将他驳倒。恰逢有兄弟二人争夺财产的案件,张洽劝导他们说:“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言辞语气恳切,打官司的兄弟顿时醒悟。那个狡猾的盗贼听到后,自愿服罪。

    郡守因为粮仓空虚,将二十多家掌管粮仓的官吏没入官籍,让张洽来审问,张洽查访得知这些人是被都吏出卖的。都吏是这个州的大蛀虫,他曾经想插手粮仓未能如愿,因此用这种办法来中伤管理粮仓的官吏。张洽考虑太守的锐气正足不可触犯,就暂且先把这些官吏拘捕起来,而暗地里派人核计粮仓的收入去禀报太守说:“您把二十多家没入官籍,是因为都吏的缘故。现在核查几年当中粮仓的收入,已经比以前丰足了,由此来看,都吏所说是虚妄的。您一定不会忍受都吏的虚妄,却将无罪的人家没入官籍。如果能治都吏的罪,那么过失就可以免除了。”太守醒悟,因而罢免了都吏,而宽免了被没入官籍的人家。他当永新县知县。有一天他去请假,听到监狱中有鞭打的声音,原来是狱吏受了贿赂,于是利用机会审讯被囚禁的人让他无辜服罪。张洽大怒,马上将狱吏捉拿进监狱,第二天上报给郡守,将他施以黥刑。

    张洽从少年就致力于恭肃奉事,所以他用“主一”来命名自己的书斋。平常与一般人没什么两样,等到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无人可以阻夺。赋闲时不谈论朝廷的事情,有时因发生灾异变故,就会闷闷不乐,等到听说有一个君子得到进用,士大夫们直陈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他所交往的都是有名的人士,大家都尊敬仰慕他。

    黄洽传文言文翻译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