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贾岛的文言文(贾岛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贾岛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0.D 11.D 12.C 13.B

    14.(1)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

    (2)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并伸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

    (3)当他的死讯传开的时候,谁不爱怜他的诗才而惋惜他命薄啊!

    参考译文

    当初,贾岛科举考试屡次失利,囊空如洗,就出家为僧,法号唤作无本。他来到东都洛阳,不久又去京都长安,住在青龙禅寺。元和年间,贾岛独辟蹊径,诗风转入冷僻,用来矫正浮艳风气。当他沉思搜寻诗句的时候,面前站着王公贵人都视而不见。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都不停地苦苦吟诵。

    贾岛曾经骑瘦驴打着伞,横穿大道。当时秋风正猛烈地吹着,树上掉下来的枯叶堆积可扫,于是吟道:“落叶满长安。”正思索对句,茫然无所得,忽然想到用“秋风吹渭水”作对,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因此冒犯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被关押了一夜,天亮时才获释。

    贾岛后来又乘空闲骑着瘦驴去李凝的隐居之处拜访,吟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把“僧推”改为“僧敲”,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并伸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任京兆尹,正好带着车队出来。贾岛不知不觉撞到第三节车队中,韩愈手下的人一拥而上,把贾岛拉到韩愈马前。贾岛把具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韩愈,说自己无法确定“推”和“敲”哪个好,心思游于物象之外,不知道回避车队了。韩愈立马良久,说:“‘敲’字好。”于是与贾岛并骑而归,共同讨论作诗之法。韩愈与贾岛结成平民之交,于是将写作诗文的方法传授给贾岛。贾岛还了俗,考中了进士,从此出了名。

    当时贾岛刚刚考取进士,寓居在法乾寺诗僧无可的住所。有一天,宣宗微服出行到了法乾寺,听到钟楼上有吟诗的声音,就登上楼去,在贾岛的书案上拿起诗卷看起来,贾岛不认识皇上,就变了脸色,捋起袖子,斜看着宣宗,夺过诗卷说:“先生你衣食华美也该自足了,懂诗歌干什么呢?”皇上就下楼去了。不久贾岛省悟了,非常害怕,伏在皇宫阶下等待治罪,皇上感到很诧异。后来,就让贾岛做了遂州长江县的主簿,后来逐渐升为普州司仓。临死的时候,家里没有一文钱,只有病驴一头,古琴一张而已。当他的死讯传开的时候,谁不爱怜他的诗才而惋惜他命薄啊!

    贾岛面貌消瘦而神情不俗,爱谈论玄理,信仰佛教,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尘世外的人。他的家境萧条,生计艰难。自己题诗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到除夕之夜,贾岛必定会把一年所作的诗歌拿出来放在几案上,焚了香,拜上两次,并洒酒在地祷告说:“这是我一年来的苦心啊。”然后举杯痛饮放声唱歌才罢休。

    贾岛推敲文言文,贾岛文言文翻译,贾岛推敲的文言文翻译

    2.贾岛写的文言文《推敲》哪有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典故

    推敲

    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文言文,贾岛

    3.贾岛的诗句有哪些

    1·题李凝幽居 [唐代]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题诗后》[唐代] 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3·《寻隐者不遇》[唐代]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4·晚春[唐]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5·春雪[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6·听颖师弹琴[唐]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贾岛(779~843年),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4.《贾岛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贾岛传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

    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

    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

    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

    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

    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

    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 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

    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龃龉。

    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 ”痛饮长谣而罢。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 旋:不久B.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衢:大道C.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D.后稍迁普州司仓 迁:贬职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B.韩驻久之,曰:“敲字佳。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于岛案上取卷览之 得复见将军于此D.乃授遂州长江主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

    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也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

    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D.贾岛以苦吟著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

    每到除夕之夜,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谣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译文: (2)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译文: (3)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译文:。

    有关贾岛的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