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级人教文言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言文有哪些)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⑴高,有仙则名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斯是陋室⑷,惟吾德馨⑸。
苔痕上⑹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⑺,往来无白丁⑻。
可以调素琴⑼,阅金经⑽。无丝竹⑾之⑿乱耳⒀,无案牍⒁之劳形⒂。
南阳⒃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⒄。孔子云:“何陋之有⒅?”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3、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绝类弥(mí)勒,袒(tǎn)胸露(lòu)乳(rǔ),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卧右膝,诎(qū)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 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zhuàn)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ruò)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zhuàn)文,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计其长曾(zēng)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24、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①。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七八年级全部古诗词,文言文(人教版)
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2.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4.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5.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1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5.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6.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3.七年级和八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文言文全文加注释
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烟雾都消散得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江水呈清白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凭着地势,奋力直向上耸,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只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而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技能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德也就表现不出来,让它和普通的马相比都做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驱使他,喂养它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啧韫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这篇文章其实是节选,后买你还有几段)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
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的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会遇到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
所以虽然我很愚笨,但最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
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
4.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共有哪些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3核舟记
24大道之行也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观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
22*五柳先生传
23*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
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5.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共有哪些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26三峡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 22*五柳先生传 23*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 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和古诗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译文 1.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发源处就到头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渔人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里很窄小,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前面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着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
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的往来。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也各自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上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有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便病死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求访的人了。 2.短文两篇 一、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3.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
7.语文8年级人教版文言文所有字词翻译以及注音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
(养) 2、卑 非天质之卑( 低下 )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具备) 犹得备晨炊( 准备) 4、被 被于来世( 影响) 皆被绮绣( 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 尽) 群响毕绝( 全部) 7、薄 薄暮冥冥( 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 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 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 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 记录) 束手无策( 计谋) 9、长 chá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北市买长鞭( 与“短”相对) 但愿人长久( 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 长远) Zhàng木兰无长兄( 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 相当,配合)chèn 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 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出(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8、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正在) 19、道 会在大雨,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诸暴秦(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20、得 二者不可得兼(能够)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21、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22、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23、吊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 人皆吊之(慰问) 24、度 孤不度德量力(duó估计,推测) 关山度若飞(过,越过) 25、端 左手执卷端(画幅的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 26、恶 恶能无纪(怎么) 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 27、发 有时朝发白帝(出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发)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fà头发) 28、凡 则凡是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凡是) 凡三往(总共) 29、方 方七百里(见方) 有朋自远方来(地方) 长方形(方正) 30、分 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 必以分人(分配,分给) 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忠陛下之职分也(职分,本分) 31、奉 为妻妾之奉(通“俸”,侍俸) 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奉) 32、否 尚能饭否(fòu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 陟罚臧否(恶、坏pǐ) 33、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fú,发语词,那) 夫环而攻之(fú,发语词,那) 夫鼾声起(丈夫) 罗敷自有夫(丈夫) 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 34、扶 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出郭相扶将(挽扶) 35、拂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阻碍) 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bì辅佐) 以手拂之(轻轻擦过) 36、福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此何遽不为福乎(好事、有福之事) 37、富 与仓禀府库池苑囿之富且大(富丽) 家富良马(富有,充足,有许多) 38、更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更相庆(互相) 更上一层楼(再、又) 举杯消愁愁更愁(更加) 39、苟 苟富贵(如果) 故不为苟得(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 40、固 固以怪之矣(本来) 当汝心之固(顽固,固执)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定,必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君子固穷(安守,固守) 41、故 温故而知新(旧有的,原来的) 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有的,原来的)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余虽愚(所以,因此) 42、顾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无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 43、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 44、冠 以才略冠天下(居第一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帽子) 既加冠(男子成人礼) 45、光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仿佛若有光(光线) 46、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47、过 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及鲁肃过寻阳(到) 人恒过(犯过失)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 48、好 秦氏有好女(美) 好鸟相鸣(美) 好收吾骨瘴江边(以便,能够) 好为梁父呤(喜欢)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 49、号 阴风怒号(háo大叫,呼啸) 故自号曰醉翁也(hào别号) 号为张楚(国号) 号令召三老(号令) 50、还 飞鸟相与还(回家) 扁鹊望桓公而还走(同“旋”,xuán回转,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