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文言文警句(有关做人的古文名句)
1.有关做人的古文名句
1、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苏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2、放言五首·其四
唐代:白居易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译文:不要嫌贫爱富去夸张炫耀,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何呢?
3、将进酒
唐代: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译文: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4、长歌行
两汉:佚名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5、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译文: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6、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2.谁知道关于为人、处事文言文名句
1.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4.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译文: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
5.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译文: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
6.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7.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译文: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8.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跪求鲜为人知的唯美古诗词
晏几道的《临江仙》 全文如下最著名的是每段的最后两句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频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孺子歌》纪念屈原的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觉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最出名的是最后一段 “招招舟子 人涉昂否 人涉昂否 昂须我友” 意思是我在这里摆船渡,有人招手来问我“舟子舟子渡我过?”“心上人儿方能过。”
《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经·采薇·小雅》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细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4.关于做人,为人处事的文言文,全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