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妙答文言文阅读(《徐儒子妙答》文言文翻译)
1.《徐儒子妙答》文言文翻译
《徐儒子妙答》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译文】 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徐孺子(公元97—168年),即徐稺(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南昌市高新区北沥徐村)人。
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 徐孺子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人们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成为千秋传颂的“人杰地灵之典范”。
他曾赴江夏(今湖北云梦)拜著名学者黄琼为师,后来黄当了大官,徐就与之断交,并多次拒绝黄邀请他去当官。黄琼死后,徐孺子身背干粮从南昌徒步数日赶到江夏哭祭,后人敬佩道:“邀官不肯出门,奔丧不远千里。”
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
陈蕃曾多次赠粮给徐孺子,徐认为“非自力而不食”,于是全部转送给贫苦人家。徐孺子谢世后,葬于南昌市进贤门外东潭巷铁树坡旧城壕沟边,后人为纪念这位东汉著名的高士,曾于南昌市内的青山湖畔建徐孺子祠堂,北宋诗人黄庭坚游学南昌期间拜谒徐祠后写道:“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樽。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 湖水年年到旧痕。”。
2.徐孺子的文言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①?”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①若令:如果。
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译文】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①?”答曰:“偷,那得行礼!”【注释】①“何以”句:酒是礼仪中必备的东西,所以大儿说饮酒前要拜(行礼)。
下文小儿以为偷东西就不合乎礼,而拜是一种表敬意的礼节,所以不能拜。【译文】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
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