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子窃钱案文言文答案(走近文言文第四单元1.盲子窃钱案)

    1.走近文言文 第四单元 1.盲子窃钱案

    有个瞎子和小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

    第二天早晨,小贩惊叫起来,说5000个铜钱不见了。店主过来协助搜索,发现钱在瞎子的包裹里。

    可那瞎子说,铜钱是他自己的,于是双方争吵不休,直告官府。 县官当即提审。

    他问小贩,铜钱上有没有做过记号。小贩说“这是我每日买卖要的钱,怎么会去做记号呢?”县官问瞎子,瞎子回答说“我做记号。

    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再穿起来的。”县官叫人把铜钱拿来验证,瞎子说的果然不错。

    然而小贩痛哭流涕,怎么也不服。 “内中可能另有蹊跷。

    要是这铜钱是瞎子夜里穿起来的,那手上一定会留下痕迹。”于是他突然要瞎子伸开两手,只见他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这分明是铜绿。

    在县官追问之下,瞎子不得不如实招供:他摸索了一夜才穿成的。 真相大白,5000个铜钱物归原主,瞎子受到了责罚。

    2.盲子窃钱案答案

    有瞽者(1)与贩者同宿旅店,窃贩者钱(2)五千,次晨

    [1]相哄(3)鸣官(4)。官即提讯(5),问贩者钱有无记认(6),贩者曰:“此乃(7)日用之物,有何记号!”问瞽者,对曰:“有记。吾钱系(8)字(9)对字,背(10)对背穿成。”对之良是(11)。贩者不服。官命瞽者伸手,则(12)两掌青黑,铜痕宛然(13),其为(14)摸索一夕而穿无疑。乃责瞽者,而令贩者取钱去(15)。

    有个盲人和小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盲人偷了小贩5000个铜钱。第二天早上他们互相争吵着报官。

    县官当即提审,问小贩铜钱上有没有做过记号时,小贩说:“这是我每日买卖要的钱,有什么记号!”县官问盲人,盲人回答说:“我做记号。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穿起来的。”县官叫人验证,确实是这样。小贩怎么也不服。

    这时县官让盲人伸开两手,只见他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铜绿的颜色十分清晰。毫无疑问,这是盲人摸索了一晚后穿成的。

    县官便责罚盲人 ,并命令小贩拿钱离开。

    1 瞽者:盲人。瞽,gǔ。

    2 钱:铜钱。

    3 哄:争吵。

    4 鸣官:到官府去告状。

    5 讯: 审问。

    6 记认: 记号。

    7 乃: 是。

    8 系:面对面

    9 字: 有文字的一面。

    10 背: 无文字的一面。

    11 对之良是: 核对铜钱确实是这样。

    12 则: 果然。

    13 宛然: 清晰的样子。

    14 为: 是。 15 去:离开。

    文言文,答案,盲子窃钱案

    3.盲子窃钱案答案

    有瞽者(1)与贩者同宿旅店,窃贩者钱(2)五千,次晨 [1]相哄(3)鸣官(4)。

    官即提讯(5),问贩者钱有无记认(6),贩者曰:“此乃(7)日用之物,有何记号!”问瞽者,对曰:“有记。吾钱系(8)字(9)对字,背(10)对背穿成。”

    对之良是(11)。贩者不服。

    官命瞽者伸手,则(12)两掌青黑,铜痕宛然(13),其为(14)摸索一夕而穿无疑。乃责瞽者,而令贩者取钱去(15)。

    有个盲人和小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盲人偷了小贩5000个铜钱。第二天早上他们互相争吵着报官。

    县官当即提审,问小贩铜钱上有没有做过记号时,小贩说:“这是我每日买卖要的钱,有什么记号!”县官问盲人,盲人回答说:“我做记号。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穿起来的。”

    县官叫人验证,确实是这样。小贩怎么也不服。

    这时县官让盲人伸开两手,只见他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铜绿的颜色十分清晰。毫无疑问,这是盲人摸索了一晚后穿成的。

    县官便责罚盲人 ,并命令小贩拿钱离开。 1 瞽者:盲人。

    瞽,gǔ。 2 钱:铜钱。

    3 哄:争吵。 4 鸣官:到官府去告状。

    5 讯: 审问。 6 记认: 记号。

    7 乃: 是。 8 系:面对面 9 字: 有文字的一面。

    10 背: 无文字的一面。 11 对之良是: 核对铜钱确实是这样。

    12 则: 果然。 13 宛然: 清晰的样子。

    14 为: 是。 15 去:离开。

    4.求文言文《盲子窃钱案》的译文,谢谢

    〖原文〗 有瞽者⑴与贩者同宿旅店,窃贩者钱⑵五千,次晨相哄⑶鸣官(4)。官即提讯(5),问贩者钱有无记认(6),贩者曰:“此乃(7)日用之物,有何记号!”问瞽者,对曰:“有记。吾钱系字(8)对字,背(9)对背穿成。”对之良是(10)。贩者不服。官命瞽者伸手,则(11)两掌青黑,铜痕宛然(12),其为(13)摸索一夕而穿无疑。乃责瞽者,而令贩者取钱去(14)。 [编辑本段]〖注释〗 1 瞽者:盲人。瞽,gǔ。

    2 钱:铜钱。

    3: 哄:争吵。

    4 鸣官:到官府去告状。

    5讯: 审问。

    6记认: 记号。

    7乃: 是。

    8字: 有文字的一面。

    9背: 无文字的一面。

    10对之良: 核对铜钱确实是这样。

    11则: 果然。

    12宛然: 清晰的样子。

    13为: 是。

    14去 离开。

    15.宿: 住宿

    16。对: 回答。

    17.是: 正确的。系:是

    19.为: 是。

    20.宛然:果然 [编辑本段]〖译文〗 有个瞎子和小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第二天早晨,小贩惊叫起来,说5000个铜钱不见了。店主过来协助搜索,发现钱在瞎子的包裹里。可那瞎子说,铜钱是他自己的,于是双方争吵不休,直告官府。

    县官当即提审。他问小贩,铜钱上有没有做过记号。小贩说“这是我每日买卖要的钱,怎么会去做记号呢?”县官问瞎子,瞎子回答说“我做记号。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再穿起来的。”县官叫人把铜钱拿来验证,瞎子说的果然不错。然而小贩痛哭流涕,怎么也不服。

    “内中可能另有蹊跷。要是这铜钱是瞎子夜里穿起来的,那手上一定会留下痕迹。”于是他突然要瞎子伸开两手,只见他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这分明是铜绿。在县官追问之下,瞎子不得不如实招供:他摸索了一夜才穿成的。

    真相大白,5000个铜钱物归原主,瞎子受到了责罚

    5.盲子窃钱案翻译

    有一天,某旅馆来了个瞎子要住店.当时正值黄昏,店中已客满.瞎子

    苦苦哀求道:"行行好吧,这么晚了我一个瞎子还能上哪儿找住宿去呢 "

    店小二见瞎子孤苦伶仃,十分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念.专门收拾好一间

    侧厢给瞎子住下.瞎子感激不尽.

    入夜,旅馆门被敲开,进来一个小贩,身背鼓鼓的货物,气喘吁吁地想

    住店.店小二见夜已将深,小贩一时难找容身之处,便道:"店已住满,你

    如将就的话,就委屈你住在侧厢吧."

    小贩面有难色答:"我身上带有不少钱,最好住包房."

    店小二笑道:"不妨事的,与你同房的是个瞎子,不会是强盗,你怕什

    么 "

    小贩放下心来,随同店小二进侧厢住下.

    瞎子见来了个伙伴,很高兴,两人拉拉扯扯地聊了好一会,居然很投机.

    直到小贩困了才罢休.

    第二天清晨,小贩打点行李,急于赶路.一检查,大惊失色,叫道:"不

    好,我的5000文钱被偷了!"

    众人便把疑点集中到瞎子身上.瞎子不慌不忙道:"呀,你怎么这样不

    小心啊 带这么多钱丢了真可惜.我就不像你,你瞧,我也带了5000文钱,

    可是捆在腰里的.这世道谨慎为妙啊!"

    瞎子正巧也带5000文钱,众人皆感诧异.小贩急红了眼,这钱是他辛

    辛苦苦攒出的本钱.他认定瞎子的钱是偷他的.瞎子不承认,相反说小贩想

    赖他的钱.

    众人一时难辨真伪,便将他俩送到官府.陈公审理此案.

    陈公问小贩:"你说他偷了你的钱,那么你的钱有没有识别的记号."

    小贩急道:"这是日常使用的东西,哪里会做什么记号 "陈公又问瞎

    子.

    瞎子回答说:"有记号,我的钱是字对字,背对背穿成的."

    陈公接过检查,正是这样.小贩急得直跺脚,可又无奈何于他.而瞎子

    却脸呈喜色.

    陈公仔细地观察他俩的神态,心中一动,叫瞎子伸出手来检查.只见两

    个手掌呈青黑色,铜钱的痕迹看得清清楚楚.陈公于是厉声喝道:"大胆瞎

    贼,还敢抵赖 "

    瞎子知无法隐瞒,只得供认:"此钱确是趁小贩熟睡之际偷来后,花一

    夜功夫用手摸索着把钱穿成这样的.

    6.盲子窃钱案翻译

    有一天,某旅馆来了个瞎子要住店.当时正值黄昏,店中已客满.瞎子

    苦苦哀求道:"行行好吧,这么晚了我一个瞎子还能上哪儿找住宿去呢 "

    店小二见瞎子孤苦伶仃,十分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念.专门收拾好一间

    侧厢给瞎子住下.瞎子感激不尽.

    入夜,旅馆门被敲开,进来一个小贩,身背鼓鼓的货物,气喘吁吁地想

    住店.店小二见夜已将深,小贩一时难找容身之处,便道:"店已住满,你

    如将就的话,就委屈你住在侧厢吧."

    小贩面有难色答:"我身上带有不少钱,最好住包房."

    店小二笑道:"不妨事的,与你同房的是个瞎子,不会是强盗,你怕什

    么 "

    小贩放下心来,随同店小二进侧厢住下.

    瞎子见来了个伙伴,很高兴,两人拉拉扯扯地聊了好一会,居然很投机.

    直到小贩困了才罢休.

    第二天清晨,小贩打点行李,急于赶路.一检查,大惊失色,叫道:"不

    好,我的5000文钱被偷了!"

    众人便把疑点集中到瞎子身上.瞎子不慌不忙道:"呀,你怎么这样不

    小心啊 带这么多钱丢了真可惜.我就不像你,你瞧,我也带了5000文钱,

    可是捆在腰里的.这世道谨慎为妙啊!"

    瞎子正巧也带5000文钱,众人皆感诧异.小贩急红了眼,这钱是他辛

    辛苦苦攒出的本钱.他认定瞎子的钱是偷他的.瞎子不承认,相反说小贩想

    赖他的钱.

    众人一时难辨真伪,便将他俩送到官府.陈公审理此案.

    陈公问小贩:"你说他偷了你的钱,那么你的钱有没有识别的记号."

    小贩急道:"这是日常使用的东西,哪里会做什么记号 "陈公又问瞎

    子.

    瞎子回答说:"有记号,我的钱是字对字,背对背穿成的."

    陈公接过检查,正是这样.小贩急得直跺脚,可又无奈何于他.而瞎子

    却脸呈喜色.

    陈公仔细地观察他俩的神态,心中一动,叫瞎子伸出手来检查.只见两

    个手掌呈青黑色,铜钱的痕迹看得清清楚楚.陈公于是厉声喝道:"大胆瞎

    贼,还敢抵赖 "

    瞎子知无法隐瞒,只得供认:"此钱确是趁小贩熟睡之际偷来后,花一

    夜功夫用手摸索着把钱穿成这样的.

    7.盲子窃钱案的译文

    有个盲人和商贩一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盲人偷了商贩五千铜钱,第二天早晨他们互相争吵着报官。县官当即提审,问商贩铜钱上有没有做过记号时,商贩说:“这是我每日要使用的钱,有什么记号!”县官问盲人,盲人回答说:“我做记号。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穿起来的。”县官叫人验证,确实是这样。商贩不服。县官命令盲人伸开两手,就看到他两个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铜钱的痕迹十分清晰,这一定是盲人摸索了一晚后穿成的,没有疑问。县官就责罚盲人 ,并且命令商贩拿钱离开。

    8.盲子窃钱案的原文

    原文:出自 清代 胡文炳《折狱龟鉴补》有瞽者与贩者同宿旅店,窃贩者钱五千,次晨相哄鸣于官。

    官即提讯,问贩者钱有无记认,贩者曰:“此乃日用之物,有何记号!”问瞽者,对曰:“有记。吾钱系字对字、背对背穿成。”

    对之良是。贩者不服。

    官命瞽者伸手,则两掌青黑,铜痕宛然。译文:有个盲人和商贩一同住在一家旅店里,盲人偷了商贩五千铜钱,第二天早晨他们互相争吵着报官。

    县官问盲人,盲人回答说:“我做了记号,我的铜钱是有字的一面对着有字的一面,没字的一面对着没字的一面穿起来的。”县官叫人验证,确实是这样。

    商贩不服。县官命令盲人伸开两手,就看到他两个掌上留着青黑的颜色,铜钱的痕迹十分清晰,这一定是盲人摸索了一晚后穿成的。

    扩展资料词语应用⒈ 同一个“官”字,既可指官府,也可指官员,因此容易搞错。上文“次晨相哄鸣官”中的“官”,指官府。

    又,《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以于官。”

    即向官府报告。上文“官命瞽者伸手”中的“官”,指官员。

    另外,它还指“官员的职权”。《答司马谏议书》:“命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又指“属于国家的”。

    ⒉ 上文有“晨”“夕”两字,它们的意义到现代汉语基本相同,都是表示时间的词。另外还有“旦”,指晨,晌(shǎng)指中午前后,昃(zè)指日偏西,“暮”指傍晚,“晡”(bū)指黄昏,“旰”(gàn)指晚上。

    盲子窃钱案文言文答案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