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初级读本(看古文入门应看哪些书?)

    1.看古文入门应看哪些书?

    楼主可以这样,一开始看王力的《古代汉语》,将重点的文章记诵,尤其是古代汉语第三册,第四册中的骈体文,(王勃滕王阁序,庾信哀江南赋序),在文学上价值很高。并将每单元后的字的释义注解熟记。可以说古代汉语读上10遍就绝对是入门了。

    在这之后如果楼主有兴趣继续研究的话可以这样:

    1,古代散文首推韩愈,一本《古文观止》可以通盖之。

    2,骈体文首推六朝,对仗精工,辞藻华丽,推荐楼主买套《昭明文选》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嘛。至于唐代以后的骈体文章大多是乡间俚语滥竽充数,不值一看。(初唐四杰除外)

    3,楼主还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一些名家,比如说庾信(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王勃,江淹等等,都是佳作N多。

    4,建议楼主买一些工具书,比如说

    《龙文鞭影》寓言典故合集

    《作文类典》将辞藻分门别类整理,以供作文时采摘之用

    《文章例话》周振甫写的 讲古代散文写作手法

    5,至于词典的问题 我向群主推荐网络字典《汉典》 收录了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古今并存,/

    祝楼主好运~~这几本书很难买的..加油

    我也是古文爱好者 留下QQ631120875

    文言文初级阅读,文言文初级阅读目录,小学生读的文言文读本

    2.谁有文言文入门书籍

    首推《论语》,先不论其道理几何,最主要的是简洁易懂。

    其次《三国志》《三国演义》,因为是《三国》一类的书,对内容本来就差不多再加上是半白话文的很好懂。

    接下来就差不多了……

    《古文观止》,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佳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

    记得有人说过《史记》《诗经》,我却并不甚喜欢。因为不太喜欢历史所以不喜前者,后者有些过于浅显有些过于内涵,所以并不是经常阅读。不过要从提高古文阅读方面讲,这两本书确实不错。

    《世说新语》这本书因为是初中老师推荐的,所以还可以。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其文短小精悍,适于阅读。而老师当时还说中考有这本书方面的趋势……

    《东坡文集》个人比较欣赏苏东坡。

    《永州八记》、《马说》、《满井游记》、《岳阳楼记》……这些小文章或是写景或是议论,都很优美,值得一看。

    文言文,读本

    3.文言文启蒙读本117篇

    117.点石成金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相传为道教之祖也。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家徒四壁,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顷,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 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 其人曰:“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不见。

    一个人特别贫穷,一生虔诚地供奉吕祖,吕祖就是吕洞宾,是道教的先祖。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上降到他家,看见他家十分贫穷,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立刻,变化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说:“你想要它吗?” 那个人拜了两次回答道:“不想要。”吕洞宾非常高兴,说:“你如果能这样,没有私心,可以传授给你成仙的真道。” 那个人说:“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吕洞宾忽然消失了。

    1.解释:

    俄顷:一会儿

    授:传授

    不然:不是这样的

    倏:突然

    2.那个穷人为什么不要一大堆黄金而要吕祖的指头? 大:因为他的指头可一点出更多的黄金,他很贪得无厌。

    4.《文言文读本》第27篇与28篇

    27.鹿亦有知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博山的西关有一户人家姓李,养了一只鹿,鹿容易被驯服,见到人就呦呦的叫.他家门外面都是山,鹿有时出去,到了傍晚一定会来.到了秋天祭祀的时候,按照惯例是需要用鹿的.官府都督去出猎,但没有收获.就请求李仕得到那头鹿.李仕不答应.猎者继续请求.李仕迟疑了一下,说:"姑徐徐"(与鹿对话,叫鹿走.)。第二天,鹿自己走了,永远都不会来.

    28二鸿

    原文:

    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抓之。见其伸颈俛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译文:

    天津有个猎鸟的人,射到一只鸿雁。他拿着鸿雁往回走,那只公雁也跟在后面飞到他家,悲哀地鸣叫,绕着房子飞翔,直到天黑才飞走了。第二天,猎鸟的人清早一出门,看见那只公雁已经飞回来了,飞着叫着跟着他往前走;随后就落在了他的脚下。猎鸟的人想要一并捉住它。看见它伸着脖子,一俯一仰的,从嘴里吐出半锭黄金。猎鸟的人明白了它的用意,就说:“这是要用黄金赎回你的妻子啊?”于是就放了那只母雁。两只鸿雁走来走去的,好像悲喜交集,就双双飞走了。猎鸟的人秤了秤得到的金子,二两六钱多一点。唉!禽鸟有什么智慧,竟然这样钟情呢!人的悲哀莫过于生离死别,动物也是这样吗?

    5.谁有文言文入门书籍

    首推《论语》,先不论其道理几何,最主要的是简洁易懂。

    其次《三国志》《三国演义》,因为是《三国》一类的书,对内容本来就差不多再加上是半白话文的很好懂。接下来就差不多了……《古文观止》,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佳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

    记得有人说过《史记》《诗经》,我却并不甚喜欢。因为不太喜欢历史所以不喜前者,后者有些过于浅显有些过于内涵,所以并不是经常阅读。

    不过要从提高古文阅读方面讲,这两本书确实不错。《世说新语》这本书因为是初中老师推荐的,所以还可以。

    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其文短小精悍,适于阅读。而老师当时还说中考有这本书方面的趋势……《东坡文集》个人比较欣赏苏东坡。

    《永州八记》、《马说》、《满井游记》、《岳阳楼记》……这些小文章或是写景或是议论,都很优美,值得一看。

    6.各位古文入门看什么书好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所说的古文,不过是古代人日常交谈的话语,就像我们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所以,不要有畏惧心理。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如果古文基础较弱,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来学习:

    1,朗读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经》(都是三字和四字短句,兼有音律美,朗朗上口,可以结合历史故事)

    2,《小学生古文100篇》(简单小短文,先翻译,然后熟读,仿写)。

    3,《三言二拍》、《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上述六本书的文白本较好。上述以史书和文白小说为主,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性较强,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可读性强

    4,《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小窗幽记》、《浮生六记》、《幽梦影》、《菜根谭》、《东坡笑林》、《笑林广记》、《曾国藩家书》上述九本书中主要涉及古人修身养性,臧否人物,能让你感受到古代文学的平易与文学美,

    5,《古文观止》、《桐城派名家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集》、《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以我所见,中华文明文学史上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先秦、唐宋、明清之交。上述九本书在这三个阶段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说是各有千秋。《古文观止》是集古今名家名篇之大观,其余八本各有千秋,《孟子》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庄子》多用寓言借喻,汪洋恣肆,极有表现力;《荀子》擅长说理论辩机锋百出,思想深邃,逻辑周密;《韩非子》,《韩非子》以寓言和史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平易中见哲理;《桐城派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集》属于文集类;《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记载较杂,山川地理风情世俗皆有涉猎,且文学性较高。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相互印证,全局观可以形成。

    6,就学习的方法来讲,学习语言类都是四大法宝:听说读写。对于古文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读、背。建议多背诵一些古文的经典名篇,然后进行主题阅读,渐渐的你就能找到那种感觉,就是摸到古代人在使用语言的规律和感觉,或者说,语感。找到了语感,对付日常的做题,问题应该就不大。

    另外,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需要准备一本工具书,一本即可。就是王力主编的《古汉语词典》。

    7.文言文启蒙读本 原文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求文言文启蒙读本95—98的翻译

    [ 标签:启蒙 读本,文言文,启蒙 ] 至少写出95篇 匿名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9-04-18 18:34 检举

    满意答案95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邓攸是晋朝人。邓攸的弟弟很早便过世了,留有一个小孩,叫遗民。正值社会动乱,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抢夺牲口。邓攸带着妻子孩子逃亡他乡。食物吃光了,胡人追的紧。邓攸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死得早,只留下了遗民一个孩子。如果我们带着两个小孩子逃命,都会死。不如我们撇下我们的孩子,带着遗民逃走吧。”妻子听后泪如雨下。邓攸安慰她说:“不要哭了,我们还年轻,日后还会有孩子的。”妻子最后同意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客曰:“犬、马最难。” 齐王曰:“孰易者?” 客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97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孟子很小的时候,一天东边有一户人家杀猪。孟子不知道那一户人家为什么要杀猪,就问他的母亲。孟母没多想就说:“杀了猪给你吃肉呀。”刚说完,孟母就后悔了,她在心里数说着自己:“我怀着孟子以来,坐席不端正我不坐,割肉不周正我不吃,从孟子还是胎儿的时候我就让他受良好的教育,现在孟子初识人事,我就欺骗他,这是教他说话不讲信用啊。”于是,尽管当时家里很穷,孟母还是去东边杀猪的那户人家买了些肉回来给孟子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对孟子的承诺。

    98原文略。。。---------- 太行山天井关以西十里地,有一座茅草庵,有个老和尚住在那里。老和尚曾经在山涧中行走,有个小老虎和狗差不多大,有一条腿断了,萎靡的趴在地上,可能是从山崖上摔下来摔伤的,被母老虎抛弃了。老和尚可怜它,把它带回庵里,用粥饭饲养它。后来慢慢驯养它,老和尚出门它就跟着,老和尚在庵里它就跪在地上。 过了两年,老虎更加威猛了,人们都叫它“跛足虎”。有个客人拜访草庵,老虎也跟着和尚来回走动的招待客人。于是远近的人都说老和尚能降伏老虎,和尚也得意洋洋,飘飘然,认为老虎对自己友善。 一天,和尚带着老虎出远门,鼻子流血不止,都流到了地上。和尚怕污染了土地,用脚点地让老虎舔掉血迹。老虎舔了血感觉非常好吃,就嫌血太少,又因为忍不住嘴馋,于是扑倒了和尚把他吃了。从此,“跛足虎”在路上出没,见到人就吃,伤害了很多人。 检举

    文言文初级读本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