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妻有节操文言文翻译(求古文翻译)

    1.求古文翻译

    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原文】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5);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 名的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 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熄灭,天 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 礼,父亲开导他。(6)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 位,礼也;大道,义也。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 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 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 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 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 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叫做大丈夫!”

    【读解】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 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 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 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 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简言之,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 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 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可见,“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 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 深恶痛绝了。

    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 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 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怎么办呢?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 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 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 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 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 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 金声玉振的声音。

    2.求李陵《答苏武书》原文及其现代文翻译谢谢!

    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ؤ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إ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ئ,但见异类,韦ا毳幕,以御风雨, 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

    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 身出礼仪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祠,更成戌狄之族,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ب令人悲,增忉怛耳。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疆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挡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疆إ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然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句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窥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 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

    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ة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أ,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没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

    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呼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

    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

    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子卿足下; 您勤勤恳恳地宣扬美德,在清明太平的时代树立名望,美好的声誉远扬,这太好了,太好了!远远地寄身在外国,这是从前的人也引以为悲伤的。 想望您的风采,怎能不令人留恋悬念呢!从前蒙您不遗弃我,屈辱您从远地给我写信,安慰教诲我,殷勤周到,超过了骨肉之亲。

    我虽然不才,怎能不感动呢! 自从我当初投降,一直到今天,穷困潦倒,独自一人坐着忧愁痛苦。整天看不到别的,只能看到异国的东西。

    穿皮衣,住毛毡帐幕,来抵御风雨。吃膻肉奶酪,喝乳汁,来充饥渴。

    举目谈笑,同谁欢乐呢!胡地冰厚色黑,连大地也可惨地冻裂,只能听到悲哀萧条的风声。凉秋九月,塞外的草木就衰枯了。

    夜里不能入睡,侧着耳朵远远听去,胡笳互相吹动。郊外的马悲哀地鸣叫,吟啸成群,边地的声音四起。

    早晨坐起来听这声音,禁不住流下泪来。唉!子卿!我是什么样的心肝,怎能不悲伤呢! 我同你分别后,就更加觉得无聊。

    上念我的老母,临到了老年还被杀戮。妻子没有罪过,同遭杀害。

    我自已辜负了汉朝的恩德,为世人所悲伤。你回到汉朝受到荣誉。

    节操,文言文,翻译

    3.求 郑善果之母 文言文 翻译

    郑善果的母亲,二十岁时就成为寡妇了。

    品性贤淑聪慧,有贞节,博览史书典籍,精通治家治国的道理。每次郑善果升堂判案,他的母亲总是坐在胡床上,在屏障后面观察。

    如果听到郑善果分析判决的合理,回来后就很高兴。如果听到郑善果做事不合情理,或者妄自发怒,她就回到住处,蒙上被子哭泣,整天不吃饭。

    郑善果跪在床前,也不敢起来。她母亲才起身对他说:“我不是恼怒你,而是愧对你们家。

    我做了你们郑家的媳妇,主持家务。像你的父亲,是个精忠勤勉的人,做官的时候清廉自律,从来不过问私事,以身徇国,向他那样死去,我也希望你要学习他那样的品格。

    你从小就成了孤儿,我是个寡妇,只有慈爱没有威信,使得你不懂的礼仪训诫,怎么能不辜负忠臣的基业呢?你从小孩的时候就继承了你父亲的爵位,爵位高至方伯,难道是你自己挣来的吗?怎么能不仔细想想这事儿妄自发怒,心里只想着骄傲享乐,耽误了公事!”郑善果的母亲总是自己纺织,半夜才睡。郑善果说:“我开国封侯,做到三品官,俸禄也不少,母亲为什么还如此这样勤苦呢?”郑母回答说:“唉!你年纪已经大了,我以为你已经懂得了天下的道理,今天听到这句话,原来你还不懂。

    至于国家大事,你有什么用?今天你的俸禄,原是皇上为了报答你的祖辈为国捐躯的。应当把俸禄用来供奉先人,供他们享用,妻子儿子怎么能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上自王后,下至大臣们的妻子,各有各的职责。

    如果荒废了自己的本职,就是骄纵,贪图安逸。我虽然不懂的礼节,但是怎么能败坏自己的名声呢?”。

    4.文言文翻译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麽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赏析: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竞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有一天,他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因为他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鲁国的国君觉得这样的名人穿如此破旧的衣服在田里耕作,有失鲁国的体面,也失曾子的面子。于是,他就派人对曾子说,国王看到你如此大名鼎鼎的学者却穿着这麽破旧的衣服劳作,要封给你一块采邑,权切给你添置几件衣服用吧。可是,曾子并不领情。他坚决不受。没办法,国王派的人只好回去。国王又让他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来来回回反复多次,曾子坚持不收。使者就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 后来这件事让孔子知道了,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这就是人的节操,几千年来中国的文人们崇奉的节操。离我们久远的文人,宁可穿破旧的衣服,也不愿接受别人的馈赠,那怕是国君的。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曾子也太迂腐透顶了,国君送的,也不是他私人的所有,应该说是国家的,国家的么,不要白不要。也不需去感谢何人。况且,国家这么大,他曾子享受一点也少不了什么。可曾子为了节操,竟然甘愿穿破衣,苦劳作,过清贫的日子。真的让人不可思议。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吧,那还会有如此的傻冒,受贿的畏恐你不行贿;侵吞国家利益,畏恐手段不狠,畏恐捞之不足,哪里还管什么节操。这些贪心的人,已不能用蛀虫来形容他们了,他们是一群饕餮着,饕餮的是国家,是人民的血肉。 曾子的话,已经说过了几千年,一个奴隶社会的穷文人说的话,完全不必当作什么教义顶礼膜拜,他的话也丝毫没有约束力,但我还是要你记住这句话: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我能不畏乎

    5.古文翻译

    原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译文:

    梁鸿的字叫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父亲让,王莽时候做城门校尉,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独特的节操,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著述。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受灾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把猪全部拿来做赔偿。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们做杂务,早早晚晚从不懈怠。那家邻居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觉得他很特别,把猪全部还给梁鸿。梁鸿不接受,离开返回自己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羡慕梁鸿的高尚节操,有很多人家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不娶。同县姓孟人家有个女儿,形状肥胖丑陋黝黑,力气很大,能举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龄都到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什么原因,那女子说:“要得到梁伯鸾那样贤能的。”梁鸿听了就下礼聘了她。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等到出嫁,才梳妆打扮进了门。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请求说:“我私下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对待过几个男子。现在我被您舍弃,哪敢不向您请罪。”梁鸿说:“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你现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的意愿呢?”妻子说:“只是看看你的志向罢了。我自有隐居的服装。”就重新把头发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到梁鸿的面前来。梁鸿非常高兴,说:“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喽!” 于是给她起了个字叫德曜,取了个名叫孟光。

    生活了一段时期,妻子说:“常听先生想隐居避患,为何现在还不行动?难道如此苟且偷生?”梁鸿说“对。”于是共同到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来到吴,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给人做雇工舂米。每当打工回来,妻子就准备好食物,从不敢在梁鸿面前直接仰视,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那个打工人能让他的妻子如此敬畏他,不是平常人。”就让他在家里住。不干那些杂事。梁鸿闭门著书十余篇。等到梁鸿死后,伯通要了一块地将他葬在吴要离墓旁。众人都说:“吴要离是壮烈之人,梁鸿品性清高,可以让他靠近要离。”葬完,妻子回到扶风老家。

    6.文言文翻译 帮忙翻译一下

    1·郑善果的母亲,是清河县崔氏的女儿。十三岁时,嫁给了郑诚,生下了郑善果,但郑诚讨伐尉迥,拼命打仗死于战场上。母亲20岁就成了寡妇,外公崔彦穆像要女儿改嫁,母亲抱着郑善果对崔彦穆说:“女人没有再嫁给别的男人的道理,况且郑诚虽已死,但还有这孩子在。丢下儿子是不仁慈的,背叛亡夫是不符合礼制的。我宁愿割掉耳朵剪掉头发以表达我内心的清白,违背礼制泯灭慈爱,无能这样做。”善果因为其父为帝王尽忠而死,几岁时,(就)被封为持节使、大将军,承袭父亲的爵位开封县公,食邑一千户。开皇初年,被加封为武德郡公。14岁时,被封为授沂州刺史,又改为景州刺史,不就成为鲁郡太守。

    母亲本性贤明,有节操,博览群书,懂得治国之道。每次善果开始办公,母恒坐胡床,在屏风后察

    他。听到他剖析判断的合理,等他回来就很高兴,马上让他坐下,面对面坐着说笑。如果他办事不公正,或者随意发怒,母亲就回到屋里,用被子蒙着头哭泣,一整天不吃东西。善果趴在床前,也不敢起来。母就起来对他说:“我并非生你的气,是因为对不起你们家罢了。我作为你们家的媳妇,打理家务,想你先付,忠义勤奋之人,为官清廉,从未谋私,以身徇国,最终而死,我也希望你有这样的心志。你小时候就成了孤儿,我就成了寡妇了,我仁慈不严厉,导致你不守礼制,增么能承担得起忠臣的担子呢?你从幼年就承袭了爵位,位置到了至方伯,这难道是你打拼出来的吗?怎么不想想这些却擅自发怒,心里想着骄奢贪图快乐,(必然)导致腐败!对内破坏了你家家风,有可能丢掉官爵,对外触犯了天子的法令,换来负罪的悲泣。我死的时候,再地下还有何面目去见你的父亲呢?”

    妻有节操文言文翻译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