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中考文言文篇目(2015人教版语文中考文言文基本篇目)

    1.2015人教版语文中考文言文基本篇目

    七上

    10 《论语》十则(背诵)

    七下

    20 口技(熟读)

    八上

    21 桃花源记 (背诵)

    22 陋室铭、爱莲说(背诵并默写)

    26 三峡(背诵)

    27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并默写)

    八下

    21 与朱元思书(背诵)

    23 马说(背诵)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背诵)

    26 小石潭记(背诵)

    27 岳阳楼记(背诵)

    28 醉翁亭记(背诵)

    29 满井游记(熟读理解)

    九上

    24 出师表(背诵)

    九下

    18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背诵)

    19 鱼我所欲也(背诵)

    21 曹刿论战(背诵)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2021年中考文言文预测篇目,2021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

    2.2015人教版语文中考文言文基本篇目

    七上10 《论语》十则(背诵)七下20 口技(熟读)八上21 桃花源记 (背诵)22 陋室铭、爱莲说(背诵并默写)26 三峡(背诵)27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并默写)八下21 与朱元思书(背诵)23 马说(背诵)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背诵)26 小石潭记(背诵)27 岳阳楼记(背诵)28 醉翁亭记(背诵)29 满井游记(熟读理解)九上24 出师表(背诵)九下18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背诵)19 鱼我所欲也(背诵)21 曹刿论战(背诵)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

    篇目,文言文,中考

    3.2015中考19首文言文有哪些

    七上10 《论语》十则(背诵)七下20 口技(熟读)八上21 桃花源记 (背诵)22 陋室铭、爱莲说(背诵并默写)26 三峡(背诵)27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并默写)八下21 与朱元思书(背诵)23 马说(背诵)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背诵)26 小石潭记(背诵)27 岳阳楼记(背诵)28 醉翁亭记(背诵)29 满井游记(熟读理解)九上24 出师表(背诵)九下18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背诵)19 鱼我所欲也(背诵)21 曹刿论战(背诵)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

    4.中考文言文篇目16篇

    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二、翻译、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八年级上册:(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二、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三)《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2、斯是陋室:斯:这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6、何陋之有?:何:什么。

    二、译句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益:副词,更。

    2、植:立。 3、鲜:少。

    4、亵:亲近而不庄重。5、宜:应当6、独:只,仅7、可爱者甚蕃:多。

    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9、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二、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五)《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

    5.2015 北京中考 文言文 岳阳楼记和游岳阳楼记

    游岳阳楼记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2015中考文言文篇目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