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匠厨役文言文(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

    每月的初一、十五加以告诫;并且将百姓的勤劳、善良或怠惰、恶行公之于众,清河风俗因此得以改变。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年间,因贤良而被举荐,授官清河知县。该县很贫瘠而地处交通要冲,官船每天来往不断,(征用的)役夫动辄以千来计算。前任县令请示上级得到沐阳县五百人相助,然而这些人离家远,衣食艰难。李信圭请求免去他们前来相助的差役,而让沐阳县代替清河县缴纳额外赋税的三分之二,两县都觉得方便。当地风俗好盗墓和纵火(抢劫),李信圭设立教育警戒的条文十三条,命令村民书写在牌上,每月的初一、十五加以告诫;并且将百姓的勤劳、善良或怠惰、恶行公之于众,清河风俗因此得以改变。

    宣德三年,信圭上疏说:"本县地广人稀,地处交通要道,使节络绎不绝,每天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丁壮已尽,连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荒废了农桑。前年兵部有命令,紧急公事每只船派五个役夫,公事宽缓便不派人。现在这道命令没有执行,征调的役夫不加限制,有时一只船竟至于征用役夫四五十人。凶横威风相逼,谁敢提出质疑。有时(行船)遇到快风,(役夫)步行追赶不上,官船上的差役就没收他们所带的衣粮,使他们遭受饥寒。信圭请求重新申明先前的命令,哀怜这些劳苦的人民。"朝廷听从了他的请求。八年春,信圭又上言说:"从江、淮到京城,沿河的郡县都命令军民拖挽船只,如果没有卫军可抽,那么役夫全都由各州县有关部门从百姓中抽调,州县每年都需要征调二三千人,昼夜等待。而上级官员又不区分各种差役,一并摊派。致使田土荒芜,百姓没有蓄积的财物。稍微遇上歉收之年,便老幼相扶,沿途讨饭,确实令人怜悯哀伤。请从仪真到通州,全部免去他们的杂役,使他们得以尽力从事农田耕作,同时兼任役夫。"皇上也听从了他的请求。从此以后,其他郡县也蒙受他的好处。

    正统元年,因侍郎章敞的推荐,李信圭被提拔为蕲州知州。清河县百姓进京请求李信圭留任,朝廷于是命令李信圭以知州身份管理清河县事。百姓有湖田数百顷,被淮安卫卒侵夺,百姓代替交纳租税达六十年。信圭上奏朝廷,朝廷下令将湖田归还百姓。饥饿的百姓盗食他人一头牛,御史判处八人死刑。信圭上奏,免除了六人死罪。天长久降雨,淮河水泛滥,淹没很多房屋、牲畜财产。信圭上奏请求赈灾,并且停止须每年上交的物品以及征调的军匠厨役、疏浚河道的役夫。朝廷回复同意。南北往来死于道路无人埋葬的人,信圭挖了三个大坟坑来埋葬他们。十一年冬季,尚书金濂举荐提拔信圭担任处州知府,这时他在清河任上已经二十二年了。当时处州正被旱灾所苦,信圭一到便降雨。不久,信圭死在处州知府官任上。清河县百姓为他立祠庙祭祀。

    2.求翻译下面这篇古文,谢谢了

    四月己未日,皇上对身边的大臣说:“我常常思考养育百姓的道理,却始终没有得到要点。

    你们几个给我陈诉一下你们的意见吧。”来济回答说:“从前齐桓公外出巡游,看到一位饥寒交迫的老人,命令人赐给他食物,老人说:‘希望赐给全国的饥饿的人啊!’齐桓公又命人赐给他衣服,老人又说:‘希望赐给全国的寒冷的人啊!’齐桓公就说:‘我的仓库怎么能够周济全国饥寒的百姓呢?’老人说:‘您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那么国内百姓就都会有食物吃;不妨害蚕虫的养殖,那么百姓就都有衣服穿了!’所以君主养育百姓,就在于减少他们的征伐徭役。

    如今崤山以东服役的壮丁,一年要抓走数万人。(如果)劳役他们,那么人会非常劳苦,(如果)只使用一部分壮丁,那么(剩下的)人力会被浪费。

    我希望陛下您能够考虑公家所必需的(徭役)之外,其余的(徭役)全部都免除吧!”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文言文,军匠厨役

    3.文言文翻译

    经霸上、棘门军,车驾直接驰入,毫无阻挡,将领都恭侯迎送。

    到细柳军,将士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弓箭。天子的先头护卫到,不给进军营大门。

    护卫说:“皇上快到了。”守门军士说:“我们将军有令,在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书。”

    一会儿汉文帝到,也不得入内。于是汉文帝派出使者,带着手谕去见周亚夫,周亚夫才传令打开壁门。

    这时壁门守卫请车驾慢走,军中不得驰驱。汉文帝吩咐车夫慢慢行走。

    到了军营内,将军周亚夫带着刀剑向皇上行揖礼,说:“披上铠甲不下拜了,以军礼致意。“汉文帝很受感动,改变了原定的仪式,直起身子用手扶在车木上,表示敬意,并派人通知说:“皇上特前来慰劳,”完成仪礼而去。

    出了军门,群臣感到吃惊,但皇帝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过去到霸上、棘门劳军,简直像儿戏,这些将军可以被袭击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将军,岂可被袭击的么”称赞很久。过了一个多月,汉兵到边境,匈奴兵远去关塞,汉军罢手不追。

    于是汉文帝提升周亚夫为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

    4.文言文翻译[急]

    曹彰,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为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其须鬓呈黄色。

    自小善于射箭御马,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畏避险阻。年轻时便曾经多次从军征伐,志气慷慨激昂。

    曹操见此,常教训他说:「你这孩子就是不想读书,不慕圣道,而只喜欢骑马击剑;这能成为匹夫而已,又何足为贵呢!」于是便督促曹彰去学习《诗经》、《书经》,曹彰十分不服,便向左右诉说:「大丈夫应该好像卫青、霍去病(皆为西汉名将),带领十万军队驰骋沙漠,驱除戎狄,立大功、建封号,又岂可以只在这里作博士呢?」曹操曾问众儿子喜欢做甚么,命他们各言其志。曹彰便说:「我喜欢做将军。

    」曹操问:「做将军要怎样?」曹彰答道:「要披坚执锐,遇到危难时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身先士卒;而且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听罢大笑。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为鄢陵侯。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 夏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

    临出发之际,曹操训诫曹彰道:「我与你,居家时虽为父子,受命时却为君臣,如今凡事须按照王法来行事,你千万要警戒!」叮嘱过后,曹彰起军北征,军队开入涿郡边界,突然遇上约数千骑乌桓叛军。当时曹彰军兵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马匹也只有数百匹。

    于是曹彰用田豫之计,坚守要隙,力抗敌军,胡骑攻不下曹彰,便向后退散。曹彰见状,出营追之,亲身搏战,举箭射向胡骑,应弦而倒者相继不绝。

    战过半日,曹彰铠中数箭,但气概更加猛厉,更乘胜往北追逐,穷追猛打,直至桑干,离开代郡二百余里之遥。其时军中长史、诸将皆认为军队刚涉远地,兵马疲顿,而且此行又已受节度(军事上的调度限制),命我等不得过代郡而更往北征,所以现在实不可深进,免得做出既违令又轻敌的行为。

    曹彰便道:「带领军队出征,只要是有利我军的事便要做,说甚么节度呢?胡军出走未远,我们追而讨之,必能大破他们。如果因为遵从军令而放纵敌人,也不是良将所为。

    」于是出阵上马,号令军中:「有谁留后不出,斩。」举军追击,一日一夜便与乌桓叛军相遇,曹彰奋进击讨,果然大破敌军,斩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数。

    曹彰乃以比平常情况双倍的赏赐犒赏将士,将士无不喜悦。当时鲜卑轲比能带领数万骑从旁观望两军强弱,看见曹彰力战,而所攻者皆破,于是向魏军请服。

    北方势力悉数平定。其时曹操身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

    曹彰从代北回来,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向曹彰说:「卿刚刚得大功,如今往西诣见君上,最好不要矜功自伐,而该以常常自觉做得不足够的态度去应对。」结果曹彰了到长安,如太子所言,归功于属下诸将。

    曹操大喜,用手捋着曹彰的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 秋九月,曹操其时在汉中与蜀军鏖战,而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便骂:「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义子领兵来抵抗我,啊!看我叫我(亲生)的黄须儿来,让他击败你的义子。

    」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于是日夜倍道兼进,然而西到长安之时曹操已经从汉中回来。

    曹操东还后,以曹彰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 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使驿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经逝世了。

    曹丕即王位,曹彰与其它诸侯均向国归顺。文帝诏曰:「先王(指曹操)所行之道,是任用有功勋之员,亲近所亲的人,并为我带来母弟,开国承家,所以能够建树藩国以屏护大宗族人,守御外侮,折冲厌难。

    鄢陵侯曹彰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其功业可谓茂盛。现增邑五千,并前共计万户。

    」魏文帝黄初二年: 曹彰进爵为公。 魏文帝黄初三年: 曹彰被封为任城王。

    魏文帝黄初四年: 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

    5.翻译文言句子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明设行人司,虽取《周礼》“行人”之名,而性质不同。

    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以进士充任,掌管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诏、册封、抚谕、征聘诸事皆归其掌握。在京官中地位虽低,而声望甚高,升转极快。

    初中之进士,以任此职为荣)。正德年间,历任两京御史。

    上奏时弊七件,里面说:“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其他局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消耗。”

    还说:“传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革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

    有旨诘问,而且说“自今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人,不用再上奏。”随即外放为荆州知府。

    修筑了黄潭堤。 调任到扬州。

    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提供皇帝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的东西。各位嬖幸都很生气。

    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气愤蒋瑶挫辱他,就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所慑服。

    恰逢皇帝打渔获得一条巨鱼,戏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就诬告蒋瑶责备他的正直。蒋瑶怀揣他的妻子的簪珥、袿服进言,说:“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

    皇帝笑然后打发他走。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

    蒋瑶说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

    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产的吗?”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疋。那个时候,当权的认为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而且轻视蒋瑶,平民已经十分困苦。

    御驾回京,瑶扈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纟亘捆绑蒋瑶,数日才释放,竟然随行到临清才返回。

    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争相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

    后来,累迁为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

    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移皇亲到殿右来让蒋瑶,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

    他重视蒋瑶如此。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

    蒋瑶规画都说是皇帝的意思,好几次给与钱币。因为丁忧去官。

    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皇帝下召改为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

    京师建立营,所率役的京军,多为豪家所占匿。到那个时候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

    蒋瑶为这个说话,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藏匿的军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

    因为年老致仕。 蒋瑶端亮清介。

    已经退休,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

    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6.裴旻射虎 全文翻译

    裴旻为龙华军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既而于山下四顾自矜。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一虎腾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惧,不复射虎。(出《国史补》)

    裴旻是龙华军使,镇守北平。北平那地方老虎很多。裴旻善射,曾经在一天之内射死过三十一只老虎。然后他就在山下四处张望,显出自得的样子。有一位老头走过来对他说:“你射死的这些,都是彪,象虎而不是虎。你要是遇上真虎,也就无能为力了。”裴旻说:“真虎在哪儿呢?”老头说:“从这往北三十里,常常有虎出没。”裴旻催马向北而往,来到一个草木丛生的地方,果然有一只老虎跳出来。这只老虎的个头较小,但是气势凶猛,站在那里一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一点儿被虎吞食。从此他又惭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7.古文翻译:颜斐

    你好!

    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

    意思是又换过几个地方长官(京兆尹是两千石的官,但数和四似乎应删去一个字,数是大概,四是确指,不应该放在一起),只知道解燃眉之急,不做长远打算。(比方说就发发赈灾粮款之类的,不组织开荒兴修水利等)

    谢有告退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回避,这可以从下文“斐意观明公受分陕之任”,分陕是个典故,你可以查一下百度,颜斐不回避的原因就是想见证一下司马懿的公正。

    推筑,推即筑,就是用手推击示意的意思,因为他的同事不方便说话,故用动作暗示。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军匠厨役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