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行孝父母的古诗句(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
2.孝敬长辈的古诗或名言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
劝孝歌(清末徐熙)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游子吟(唐朝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4.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儿行千里母担忧河里孩子岸上娘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打在儿身,疼在娘心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母爱最高尚(德国)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女是娘的罗裙带回答者: 燕双藤紫 - 一级 2009-12-6 09:09其他回答 共 3 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
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
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出自(清)《增广贤文》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出自《劝报亲恩篇》。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
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如果好设为最佳答案。
5.懂得孝敬双亲的诗句
父母原来树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风,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啼总是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二十四孝歌天边海角无人到,古典新闻识得透,华夏三皇及五帝,历朝出了廿四孝。虞舜第一大孝子,尧帝让伊为天子,二位公主都配伊善人厚福万般好,大舜居帝尚耕田,侍亲尽孝起五更,汲井焚廪感上苍 乌鸦啄草代犁田。第二孝子汉文帝,可怜父皇早去世,母后悲伤病在床文帝忧愁寝食废,暝日侍奉老母亲,手喂药共点心,上天感他心至孝,传位二百四十年。第三曾参孝无比,母子情深世间稀,一旦曾参去砍柴,忽然心肝痛不止;原来家中娘女尔病,腹痛难忍咬手指,母亲手指连子心,飞步赶回不延迟,第四孝顺是闵子,父亲尚在母早死,再娶继母生两儿,奉敬双亲复如斯,继母待伊心肝残,父怒欲休闵子拦,母去必将孤二子,留她只我一身寒。第五子路大孝心,游历四方念双亲 菜籽充饥父母苦,闻知速即赶回程,携米万盅走百里,回家奉养父母亲,双膝跪地表歉意,天下称孝扬美名。第六董永孝道深,卖身葬父家寒贫,养老送终行善事,路头遇着仙女人;知他孝顺人忠厚,意爱共伊结婚姻,赠给黄金三百锭,还有百丈花织锦,第七剡子孝于亲,娘女尔爱吃鹿乳甜,将身假装做鹿仔,取乳回家奉母亲,返转路上遇老虎,鹿衫未脱诉衷情,虎感剡子至孝心,放伊逃生出奇情。第八江莘孝有余,娘女尔年老是寡居,无期叛贼犯城池,背母夜奔不延迟,途中偏遇许贼兵,跪地求饶心有悸,毕竟孝子天佑护,贼也不忍加害伊。第九陆续六岁时,年幼奉母孝出奇,娘女尔爱吃许红柿,偷拿回家好计智,母舅袁术闻此情,笑贺乃甥大孝心,自幼聪明兼伶俐,果然长大称良臣。第十唐氏贤且美,太姑年老嘴无齿,五谷不吃要食乳,媳妇喂伊不迟疑,唐氏用奶喂婆家,亏仔腹饥哮呵呵,世间孝妇谁如此,可钦可敬品尚高。十一吴孟八岁时,家庭穷困无帐楣,六月天热蚊虫多,老爸被叮痒不止;吴孟年少有孝心,见父受苦心不忍,脱衫上床去喂蚊,蚊饱不再咬父亲。十二孝子是王祥,卧冰求鲤美名扬,心焦欲治老母病,虔诚何怕身冻僵;神仙云游河边过,看见王祥大惊奇,闻知实情赞不已,化作双鲤跳出来。十三孝子名郭巨 父亲早逝母寡居,单生一子年三岁,祖母惜如掌上珠;家贫如洗难养子,孙儿抢吃妈碗头,郭巨无奈抱去埋,得黄金转回头。十四杨春打老虎 孝子名扬千万古,随父上山去耕地,无期遇虎惊糊涂;杨春年纪正十四,赤手空拳少武器,救父胆壮力无穷,猛虎活活给打死。十五孝子朱寿昌 为官在外心不畅,暝日思念老娘亲,弃官寻母转故乡;归途行至清风亭,遇着老妇心骇然,母子相认喜不胜,热泪交流回家庭。十六黔娄做官时 一日忽然汗淋漓, 知是家父身染病,立刻辞官无延迟;回家见父卧床上,张口即把粪尿尝,断症处方复煎药,祈望严亲寿延长。十七戏彩老菜子 身穿斑衣扮童子,为求双亲悦且乐,堂上取食滑一倒;跌倒卧地已惊奇,假装婴儿掩脸啼,年过古稀不称老,引逗父母笑嘻嘻。十八蔡顺实孝心 采摘桑葚奉母亲,色黄留给自己食,皮乌娘吃味更甜; 路上遇贼问因由,细说衷情贼钦敬,赠给一双猪脚蹄,再送白米三十斤。十九黄香孝万千 年方九岁极精灵,娘你去世老爸在,奉养父亲真孝贤;夏日摇扇招凉风,冬天铺床温暖热,得着此子福泽大,长成人人称豪杰。二十庞氏大孝心 日日担水到江滨,太姑爱喝江水甜,爱尽打骂无怨心;为求活鲤奉太姑,蛟龙作浪心不惊,上山捡柴遇姜诗,夫妇重逢喜不胜。廿一王茂孝为楷 挂念双亲丧阴台,知娘生前畏雷公,听闻雷声苦哀哀;连夜冒雨去山顶,跑到墓前就跪拜;仔我守候在身边,娘亲且莫心惊骇,廿二孝子是丁兰 纪念父母重如山,雕成木像来供奉,日夜焚香泪不干;妻小故将像戳透,谁知像破血直流,丁兰见状气冲天,大骂恶妇心不孝。廿三孟宗大孝子 哭竹英名垂青史,严冬求笋奉母亲,霜寒雪冻不推辞;孝子心虔泪汪汪,感得神仙来帮忙,即时赐伊竹出笋, 千古奇闻传四方。廿四孝子黄庭坚 为官在外念家庭,闻知娘亲染重病,辞职返乡不迟延;尽心奉侍夏复冬,暝早为母洗尿桶,世间孝道千百样,此举委实稀且罕。二十四孝唱至此,唯愿子孙个个贤,仔儿媳妇尽行孝,太平天下万万年。
6.孝敬父母的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
7.孝敬父母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8.孝敬父母的古诗句谁有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