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句的诗句(古诗四句大全)
1.古诗四句大全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17、《戏为六绝》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写四句诗句的诗
春: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诗文解释】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
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词语解释】 宿雨:昨夜下的雨。
山客:隐居山庄的人。 犹眠:还在睡觉。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
“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
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夏: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秋:《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鉴赏】 “自古逢秋悲寂寥”,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
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
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
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冬: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鉴赏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
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3.四言四句的古诗有哪些?
1、《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汉:曹操
2、《短歌行》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魏晋:陆机
3、《三命通会·卷十二·四言独步》
先天何处,后天何处,要知来处,便知去处。四柱排定,三才次分;日干为主,配合元辰。神煞相绊,轻重较量;先观月令,论格推详。以日为主,专论财官;分其贵贱,妙法多端。独则易取,乱则难明;去留舒配,论格要清。日主高强,月提得令;用财为物,表实为正。。
4、《濒湖脉学·四言举要》
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
5、《三命通会·卷十二·四言独步》
先天何处,后天何处,要知来处,便知去处。四柱排定,三才次分;日干为主,配合元辰。神煞相绊,轻重较量;先观月令,论格推详。以日为主,专论财官;分其贵贱,妙法多端。独则易取,乱则难明;去留舒配,论格要清。日主高强,月提得令;用财为物,表实为正。
4.关于春夏秋冬的四句古诗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简单的四句古诗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春 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草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登 鹳 雀 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描写秋天的4句古诗14首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陆游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秋雨中作 杜牧
灯前剧论与谁同?中岁朋侪亦已空。
行道敢希千载上,会心聊付一编中。
雨侵坏甃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莫怪又生湖海兴,此身元自是孤篷。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凉。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7.关于四季的四句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
忆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夏天的古诗
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秋天的古诗
南北朝
鲍照
秋兰徒晚绿。 流风渐不亲。
飙我垂思幕。 惊此梁上尘。
沈阴安可久。 丰景将遂沦。
何由忽灵化。 暂见别离人。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燕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亭浊酒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冬天的古诗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5.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6.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8.求优美的4句古诗(4句):一首诗4句..多则加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之一)
我注意到了这首诗中的三个圆型意象:豆、露、月。它们代表了陶渊明生活中的三种境界:豆代表着现实生活的圆满,露代表着道德上的纯净,而月则代表着精神世界的高超。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
好一个“托身得所,千载不违”!他曾如一只失群独飞的鸟,现在终于找到了庇荫之地:田园。除了诗歌外,他还在《归去来兮辞》、《与子俨等疏》等等散文类作品中,详细而津津乐道地描写了自己田园生活的乐趣与称意,他对他的生活给予了由衷的赞美。陶渊明显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隐士,但他是第一个把隐居生活写得如此美好,如此充满魅力的。他以前的隐士们似乎在追求艰苦的生活,并乐意于向人们展示他们的艰苦生活,以便显示自己道德的崇高。陶渊明不想向人们作任何表示,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只求自己满意。如果不违背道德,我们可能不需要特别地委屈一下自己来向道德献媚,实际上,我们过分的、矫情的,违背人性的苦行,对道德而言,实在是不必要的。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三首诗《玉阶怨》、《劳劳亭》、《静夜思》都非常有名,不过从体裁有所区别。其中《劳劳亭》和《静夜思》是五言绝句,《玉阶怨》不是绝句,是乐府诗题,当然唐人绝句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从军行》等,且名篇众多,不过主要是七绝;再有《玉阶怨》押的是仄韵,仄韵是指阴平和阳平以外的声调,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韵,而绝句是要求押平声韵的。从内容上看,三首诗也各有千秋,《玉阶怨》当然是闺怨,《劳劳亭》是送别,《静夜思》是思乡,都是唐诗中常见的题材,不过它们为什么能在浩如烟海的相同题材的诗歌中脱颖而出,赢得人们长久的喜爱呢?
《玉阶怨》属乐府中的《相和歌·楚调曲》,从现存的歌辞的实际内容看,都是专门写宫怨的,乐曲。李白这一首也不例外,当然我们在理解上也可以稍微宽泛一点,当成一首闺怨诗来欣赏,不仅仅限于宫中。诗的篇幅非常短,只有四句二十个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诗中的女主人公一开始站在台阶上,不知不觉中,夜已经深了,所以她回到了屋中,放下了珠帘,但仍然不肯入睡,而在执着地望着帘外那一轮皎洁的月亮,继续出神。诗歌提供的场景是非常有限的,不过是从庭院中的台阶上移到了水晶帘内的闺房中,天象是白露和秋月,用来表明诗歌中发生的事件的季节与时间,是在秋天的一个夜晚,从头到尾,主人公的动作极为有限,先是站在台阶上等待,然后回屋中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