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牍的读音 尺牍的意思

    尺牍 尺牍是一个词语,读音为chǐ dú,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但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
    • chǐ

    “尺牍”的读音

    拼音读音
    [chǐ dú]
    汉字注音:
    ㄔˇ ㄉㄨˊ
    简繁字形:
    尺牘
    是否常用:

    “尺牍”的意思

    基本解释

    尺牍 chǐdú

    [correspondence (of an eminent writer)] 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书·陈遵传》

    寄长怀于尺牍。——杜笃《吊比干文》

    辞典解释

    尺牍  chǐ dú   ㄔˇ ㄉㄨˊ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近义词

    函牍,信札,尺素,书翰,书信也称为「尺简」。

    网络解释

    尺牍

    尺牍是一个词语,读音为chǐ dú,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但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

    “尺牍”的单字解释

    :[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1.古代写字用的木简。2.公文;书信:文牍。尺牍。

    “尺牍”的近义词

    “尺牍”的相关词语

    “尺牍”造句

    中国古代尺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魏晋六朝行草尺牍独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现绝非偶然。

    正是由于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承担尺牍的功能、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以文为诗”。

    我们应该看到,只要学会辩证地扬弃,尺牍专用语在现代信函写作中仍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苏轼称其“入刀笔三昧”。

    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及承担尺牍的功能,对于重新认识“以文为诗”具有新的意义。

    尺牍,是古人对书信的一种雅称。

    进一步论述吴门书派文人尺牍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影响。

    因为尺牍也是用宣纸、循古制,用毛笔行书竖行写就的。

    他从腰间褡包内摸出厚厚两轴绢丝手卷,递给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访道宗祖师,他们多馈赠所著道书,都是些竹简尺牍

    * 尺牍的读音是:chǐ dú,尺牍的意思:尺牍 尺牍是一个词语,读音为chǐ dú,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但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