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221

    捉刀

    成语拼音:
    dài rén zhuō dāo
    成语解释:
    指代作事或写文章。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此乃英雄也。”
    222

    知命

    成语拼音:
    dá rén zhī mìng
    成语解释:
    :通达事理的。指心胸豁达的,安于命运。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知命。”
    223

    正士

    成语拼音:
    duān rén zhèng shì
    成语解释:
    指端庄正直的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224

    滴水不漏

    成语拼音:
    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无隙可乘。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225

    吠影吠声

    成语拼音:
    fèi yǐng fèi shēng
    成语解释: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后面盲目附和。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
    226

    改名换姓

    成语拼音:
    gǎi míng huàn xìng
    成语解释: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而不可欺。”
    227

    公平正直

    成语拼音: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成语解释: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成语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传。”
    228

    感情用事

    成语拼音:
    gǎn qíng yòng shì
    成语解释:
    凭个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成语出处: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229

    公私两便

    成语拼音:
    gōng sī liǎng biàn
    成语解释:
    对公家私都便利。
    成语出处:
    《晋书·阮种传》:“若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230

    公私两济

    成语拼音:
    gōng sī liǎng jì
    成语解释:
    指对公家私都有好处
    成语出处:
    《晋书 阮种传》:“若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231

    改辕易辙

    成语拼音:
    gǎi yuán yì zhé
    成语解释:
    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成语出处:
    宋·魏庆之《诗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232

    含垢纳污

    成语拼音:
    hán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
    垢、污:脏垢;污秽。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或包容坏坏事。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233

    讳疾忌医

    成语拼音:
    huì jí jì yī
    成语解释: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成语出处: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有过,不喜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234

    混淆视听

    成语拼音:
    hùn xiáo shì tīng
    成语解释: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使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235

    举要删芜

    成语拼音:
    jǔ yào shān wú
    成语解释:
    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成语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减。听之靡靡,令忘倦。”
    236

    刻画无盐

    成语拼音:
    kè huà wú yán
    成语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丑女。精细地描绘无盐;把丑妇当作美
    成语出处:
    《晋书 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237

    看破红尘

    成语拼音:
    kàn pò hóng chén
    成语解释:
    红尘:佛家称世间。看破生事情;对一切持超脱态度。这是一种消极厌世态度。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238

    眉睫

    成语拼音:
    kàn rén méi jié
    成语解释:
    比喻看眼色
    成语出处:
    《北史 崔亮传》:“亮曰:‘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眉睫乎!’”
    239

    行事

    成语拼音:
    kàn rén xíng shì
    成语解释: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成语出处:
    老舍《离婚》:“大概他也看行事,咱平日不招惹他,他怎好意思赶尽杀绝。”
    240

    宽以待

    成语拼音:
    kuān yǐ dài rén
    成语解释: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