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361

    修心养性

    成语拼音:
    xiū xīn yǎng xìng
    成语解释: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成语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来替?”
    362

    寻踪觅迹

    成语拼音:
    xún zōng mì jì
    成语解释: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的行踪。
    成语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363

    虚张声势

    成语拼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364

    一差二误

    成语拼音:
    yī chà èr wù
    成语解释: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罢,罢,我两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误,被耻笑。”
    365

    咬得菜根

    成语拼音:
    yǎo dé cài gēn
    成语解释:
    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
    宋·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366

    引火烧身

    成语拼音:
    yǐn huǒ shāo shēn
    成语解释: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成语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367

    一介之士

    成语拼音:
    yī jiè zhī shì
    成语解释:
    ①一个微末的士。②忠心正直的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范蠡一介之士。”
    368

    一客不烦二主

    成语拼音: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成语解释:
    一个全部承担,或由一个始终成全其事。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2回:“一客不烦二主,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369

    一念之差

    成语拼音:
    yī niàn zhī chā
    成语解释:
    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我本三生,畴昔一念差。”
    370

    意气用事

    成语拼音:
    yì qì yòng shì
    成语解释:
    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处理事情只凭个一时的情绪。
    成语出处:
    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371

    与世沉浮

    成语拼音:
    yú shì chén fú
    成语解释:
    与:和,同;世:指世;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成语出处:
    《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372

    一厢情愿

    成语拼音:
    yī xiāng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成语出处: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373

    依样画葫芦

    成语拼音:
    yī yàng huà hú lú
    成语解释: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成语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374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成语拼音:
    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 yá
    成语解释:
    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对付牙齿咬。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成语出处: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375

    以珠弹雀

    成语拼音:
    yǐ zhū tán què
    成语解释: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376

    照本宣科

    成语拼音:
    zhào běn xuān kē
    成语解释:
    照:按照;本:书本;文本;宣科:原指道士诵读经文。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随意发挥;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持咒,道士宣科。”
    377

    张冠李戴

    成语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成语解释: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成语出处: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378

    自掘坟墓

    成语拼音:
    zì jué fén mù
    成语解释:
    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比喻自己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准备了条件。
    成语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掘地埋之,便径去。”
    379

    作茧自缚

    成语拼音:
    zuò jiǎn zì fù
    成语解释:
    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380

    直木必伐

    成语拼音:
    zhí mù bì fá
    成语解释: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容易招怨。
    成语出处: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