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381

    直内方外

    成语拼音:
    zhí nèi fāng wài
    成语解释: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成语出处: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382

    真凭实据

    成语拼音:
    zhēn píng shí jù
    成语解释:
    真实可靠的凭据。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0回:“这方子上都盖有他的姓名图书,是个真凭实据。”
    383

    自取其咎

    成语拼音:
    zì qǔ qí jiù
    成语解释:
    自己遭受自己招来的罪过。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384

    坐视不救

    成语拼音:
    zuò shì bù jiù
    成语解释:
    旁观别的危难而不加救助。
    成语出处:
    宋 洪迈《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
    385

    正视绳行

    成语拼音: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成语解释:
    谓言行正直。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心矣。”
    386

    正色危言

    成语拼音:
    zhèng sè wēi yán
    成语解释: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成语出处:
    《宋史 杜衍等传论》:“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387

    自我作古

    成语拼音:
    zì wǒ zuò gǔ
    成语解释:
    由自己创始;不效法前(作古:创始;创新)。指有所创新。
    成语出处:
    《唐大诏令集 贞观五年封建功臣诏》:“自我作古,未必专依前典。”
    388

    直言极谏

    成语拼音:
    zhí yán jí jiàn
    成语解释: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成语出处:
    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389

    左右开弓

    成语拼音:
    zuǒ yòu kāi gōng
    成语解释:
    双手都能拉弓射箭。形容双手交替打耳光;也形容向两边拉开。
    成语出处: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390

    直言正谏

    成语拼音:
    zhí yán zhèng jiàn
    成语解释:
    同“直言极谏”。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寡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391

    再作冯妇

    成语拼音:
    zài zuò féng fù
    成语解释:
    再作:重做;冯妇:名。比喻再干旧行业。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
    392

    置之脑后

    成语拼音:
    zhì zhī nǎo hòu
    成语解释: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黄二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393

    按部就班

    成语拼音:
    àn bù jiù bān
    成语解释: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成语出处:
    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394

    安常处顺

    成语拼音:
    ān cháng chǔ shùn
    成语解释:
    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395

    安常习故

    成语拼音:
    ān cháng xí gù
    成语解释:
    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
    成语出处: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396

    挨门逐户

    成语拼音:
    āi mén zhú hù
    成语解释:
    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漏掉。
    成语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1回:“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由,挨门逐户的分派;约齐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爷申冤。”
    397

    安贫乐贱

    成语拼音:
    ān pín lè jiàn
    成语解释:
    安于贫贱,并以此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398

    安于现状

    成语拼音:
    ān yú xiàn zhuàng
    成语解释: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成语出处: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399

    安于一隅

    成语拼音:
    ān yù yī yù
    成语解释: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400

    绷扒吊拷

    成语拼音:
    bēng bā diào kǎo
    成语解释:
    古代的一种刑罚。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绷:捆绑。扒:脱掉。
    成语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若经官发落,这绷扒吊拷要桩桩儿捱过。”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状。”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